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章 蘇霍伊,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控制了這裡,就要把這裡開發出來,這些俄國人就是最好的苦力,往死裡用,一點都不用心疼。而且我還準備修一條鐵路,就從哈爾濱向北,經過璦琿,在黑龍江上面修一座大橋,把兩邊都聯絡起來,這裡就永遠都是咱們的領土,俄國人再也別想搶回去!”
對於修鐵路張廷蘭早有想法,他準備明年就開工兩條最主要的鐵路,一條是吉奉鐵路,繞開日本人的南滿鐵路,將整個東三省聯絡起來。
另外一條就是哈爾濱到海蘭泡的鐵路,原本中東路是東西向,將吉林和黑龍江聯絡起來,而兩省缺乏南北向鐵路,運輸人員物資就會變得比較困難。
如果把這條鐵路修成,哈爾濱的物資在一天之內就能運到海蘭泡,奉軍也就擁有了穩定的後勤保障,而且鐵路運力大,成本低,是最好的選擇。這次張廷蘭出兵海蘭泡,只帶了七千人,並不是他不想多帶一些人馬,而是後勤保障太困難了。
憑著奉軍現有的能力,只能保障一萬人左右,還要考慮照顧遠東大量的中國勞工,因此只能派出七千人,可是鐵路修成之後,後勤保障能力能提高十倍不止,到時候在遠東投入十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這樣的軍力,再去面對俄國的威脅,底氣會更足。蘇俄在應付日本干涉軍的時候,只投入了五萬多兵力,實際上蘇俄在遠東的動員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奉軍能調動十萬軍隊,謀取外東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修鐵路之外,還要大力開發江東六十四屯,把這裡打造成遠東的一大糧倉,修築公里鐵路,修築國防工事,開發自然資源,哪一樣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且奉軍畢竟本錢有限,早期的開發工作必定是用人命來填的,這沒有任何的疑問,與其使用中國人,倒不如利用這些俄國人,徹底把他們的骨髓油都榨出來,這樣也算是彌補了他們曾經的罪孽。
“賀年,現在就交給你一個任務,在六十四屯等地選出三個關押犯人的大型空地,面積越大越好,建幾個勞工棚子,準備裝俄國人,奉軍要進行全城搜捕,把那些俄國人分步驟的裝進去!”
“遵命!”張賀年聽到這個任務之後,興奮的敬了一個軍禮:“總司令放心,我馬上就去準備!”
得到了命令之後,張賀年立刻就行動起來,奉軍首先將整個海蘭泡城區劃分成若干的街區,每個街區都派人控制起來,不許進出,然後一個街區一個街區的搜捕。頓時整個海蘭泡到處都是大人哭孩子叫,這些俄國人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也會有這麼一天,一個個的驚慌失措,除了祈禱上帝的保佑,他們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
“總司令,您這是準備對俄國人趕盡殺絕麼?”
“姜參謀認為不妥麼?”
“當然不是。”姜登選急忙說道:“我也恨透了俄國人,能把他們都宰了,是最好的事情了,只是足足十萬俄國人,不是幾千人可以比的,咱們搞屠城,訊息肯定會傳出去,到時候會引來列強的反對,國內也會招來非議,我有些擔心啊!”
“你的想法是對的,不過我可不是要搞大屠殺,而是要建立集中營,管理這些俄國人!”
集中營?姜登選還沒有挺過這個名詞,因此有些疑惑。
張廷蘭笑著說道:“這玩意是英國人發明的,用來關押平民和戰俘,也包括政治犯和少數族群,避免他們發生叛亂。而且我聽說俄國多數黨也在搞這個東西,他們正在把成千上萬的沙皇追隨者,資本家,地主等等都關了進去。咱們也不妨效仿一下,把這些俄國人都關進去了,強迫他們勞動。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在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修築國防工事,防止俄國人的反撲,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堅固的堡壘。”
經過張廷蘭的解釋,姜登選也點點頭,不過他又說道:“總司令,我檢視了海蘭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