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一章 人才大豐收,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都給我逐出國門。”

“這段時間,也會有大量的俄國人流亡到東三省,也必須嚴格管控起來,只要是猶太的銀行家,一律不準進入東三省,這是鐵律,如果誰敢徇私枉法,全都按照軍法處置,至於普通的猶太人,也要進行登記,定期檢查他們從事的職業,十年之後,一樣要趕出去!”

姜登選還是頭一次見到張廷蘭對一個族群如此的忌憚,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這猶太人有什麼神秘的,值得如此的鄭重其事!

姜登選的心裡頭畫著問號,但是張廷蘭的態度堅決,這個命令也是絕對不能更改的,他也只能照著張廷蘭的指示去辦。

經過奉軍的仔細甄別,越來越多的才人被發現了,東三省的各個學校,主要的企業也都趕了過來,只要看中,馬上就簽訂合同,直接把人帶走。

蘇霍伊等十幾名飛機設計和機械製造方面的人才被巴玉藻和厲汝燕等人直接帶走了,在帶人之前,巴玉藻也考驗了一下他們的水平,尤其是蘇霍伊,雖然稍顯稚嫩,但是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讓巴玉藻都眼前一亮,臨走的時候再三向張廷蘭說,再有這種人才,一定不能放過。

當然獲得豐收的還不只是他,夏寒代表鞍山鋼鐵廠直接過來選人了,他一下子拐走了十幾位冶金專家,還弄到了一批機械設計的人才,超過兩百位中高階技工,最後又在海蘭泡找到了一個小型的冶金工廠,一個鍊鋼廠。

夏寒毫不客氣的將這些人才和機械裝置都弄回了鞍鋼,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老長官,我算計了一下,有了這些人才之後,我們的科研力量至少增長了一倍,專業的技術工人增加了兩倍,再把那些裝置都整合到一起,給我一年的時間,我有把握讓鋼鐵廠的產量翻番,每年產鋼達到十萬噸!”

目前日本的鋼產量大約是七十萬噸左右,比起中國幾乎多了一個數量級,如果中國能夠達到十萬噸之後,和日本的差距就會縮小到十倍以內,而且憑著中國的資源優勢,在基礎打好了之後,產量還會暴增,在短時間之內不一定能追上日本人,但是差距就能控制在兩三倍之內。

而且日本人還要養一支龐大的海軍,投入陸軍的資源有限,到了那個時候,奉軍就有了和日本人的一拼之力。

張廷蘭拍了拍夏寒的肩膀:“好好幹吧,東三省的脊樑,就指著鋼鐵撐起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