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二章 虐殺僑民,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番道理,鄺景揚聽完之後,也忍不住點點頭,笑著說道:“的確有理,是我疏忽了。”
範旭東在一旁也開口說道:“就在三天前,侯德榜先生他們也從美國回來,我仔細詢問過美國企業的管理方法,侯先生提到過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儘可能的把工序劃分的細緻一些,每個工人只負責簡單的幾道工序,這樣能降低對技術水平的要求,還能保證產品的質量。我認為這個做法非常好,奉天的企業必須弄出一套嚴格的標準,探索建立生產流水線,不只能成倍的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提高產品質量。”
張廷蘭聽著這些人的議論,也頻頻點頭,他們也都用心的準備了,而且也切中了關鍵,不過張廷蘭還有一點想法,他們都沒有提出來。
“各位,一個企業分成管理層,技術人員,一線工人,三個團體,該如何處理這三個團地的關係,我認為才是一個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以往的工廠管理層說了算,有些類似於封建衙門,讓外行領導內行,最後鬧出了很多問題,就像漢陽鐵廠,開灤煤礦等等洋務企業都是如此,這些企業一直以來,也是半死不活,根本沒有辦法和西方企業競爭。”
張廷蘭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洋務企業的弊病,大家也都頻頻點頭,事實也的確如此,鄺景揚在一旁說道:“拙言說的沒錯,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主張要用專業人才來管理工廠,不能讓企業變成衙門,漢陽鐵廠的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
“嗯,引入人才我當然非常贊同,但是我還是不是還忽略了一個群體,也就是那些一線的生產工人,究竟該怎麼看待他們呢,是不是隻是惟命是從的機器呢?”
張廷蘭提出這個問題之後,鄺景揚頓時也是一陣啞口無言。他沒想到張廷蘭竟然提到了工人,說實話這個時代對於一線工人,除了那些高階的技術權威之外,其他的都不怎麼看重,工人都是髒兮兮的,沒有什麼地位可言。
“拙言,你覺得該怎麼使用工人呢?”
“鄺先生,我的看法是要把工人和技術人員,和管理著放到一起,他們三者是一個團隊。必須要密切的配合,不能簡單的看成誰聽從誰,要把工人引入管理層,參加產品的研發,充分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張廷蘭的這番意見,對於在場的人來說。有種顛覆性的感覺。讓工人進入管理層,那豈不是亂套了麼?
“拙言,很多工人知識水平低下,讓他們參加管理和科研,未免有些高估工人能力了吧?”
“工廠有重大的決策,同時也有相對瑣屑的事務。而且細節往往就能決定一個產品的質量,是不可忽視的東西。另外技術人員雖然主要負責設計產品,但是還要工人去把設計出來的東西變成實物,在生產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需要改進磨合的地方,因此工人和技術人員,也需要有一個互動。”
“總司令說的有道理!”熊夢遠在一旁說道:“兵工廠自從鼓勵技術創新之後,很多新設想,新工藝都是普通工人提出來的,節省了材料,提高了效率,簡化了工藝,增強了質量。就拿我們最新生產的水連珠步槍來說,就有工人建議將槍托縮小,這樣能夠更好的適應中國人的身體,我們也正在著手重新設計。”
張廷蘭也點點頭:“增加工人的參與,就是讓工廠成為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讓產品的質量更好,讓工廠運作更加高效!”
在場的眾人對於張廷蘭的主張也不斷的思索,其中的確很有道理,以往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把工人當成了會說話的機器,以為光有單純的激勵制度,讓工人更聽話,多幹活就可以了,現在看起來,似乎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經過大家一番商討,最終拿出了四點意見,第一就是鼓勵工人參與科研管理;第二是明細獎懲機制,對於工人有益建議,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