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擊炮,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微微顫抖,顯得激動異常。在清單上面開列著一大堆的機器裝置,既有采礦冶金裝置,也有各類機床,琳琅滿目。
其中包括兩套採煤,洗煤裝置,一個日發電量二十萬千瓦時的發電廠,一個年產量在兩萬噸左右的鋼鐵廠,其中包括一個三百噸的鍊鋼高爐,還有兩座鍊鐵爐,這在後世完全就是淘汰的技術,能耗大,資源浪費,汙染嚴重,但是放在現在,卻是很不錯的裝置。
這套鋼鐵廠的裝置是在戰前從法國進口的,俄國人也感到了局勢緊張,才購買到了手中,想要增加戰爭潛力,不過還沒等落成,一戰就開始了,戰爭越來越緊張,俄國大量的人口被徵調到了前線,很多工廠就停了下來,尤其是在歐洲方向,這也就給了奉軍上下其手的機會。
除了鋼鐵廠之外,還有一個冶金廠,一個腳踏車廠,以及三百多臺機床,拿到這麼一份清單之後,熊夢遠簡直就是喜出望外,有了這些東西,鋼鐵煤炭工業都能起步了,而且三百多個機床要是利用好了,就能自產部分機器零件了,這又是一個大的進步。
另外吉林相比奉天,還要落後一節,發電量更是不足,兵工廠只能靠著自帶的發電機運轉,如果能拿到一個日二十萬千萬時的發電廠,兵工廠的能源就徹底穩固下來,產量還能提高一大步。
看到了這些熊夢遠哪能不高興啊:“這些裝置不全是遠東的吧,我看好像有不少應該來自歐洲!”
“沒錯,王鐵山當初不是保證過要給咱們弄到三千臺機床麼,這傢伙在俄國方向沒少折騰,現在遠東的路子徹底打通了,也沒有什麼顧忌了,這些裝置都會源源不斷的運過來,這只是第一批。當然接下來除了裝置之後。還會弄一些人才和科研資料過來。”
“人永遠都比機器重要。”熊夢遠說道:“咱們最缺少的也是人才,只是他們願意過來麼?俄國政府能放行麼?”
“老熊,你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咱們要想弄幾個人才過來,還用得問他們願意不願意麼,直接綁過來就可以了,咱們是救他們出火海,這幫人以後就會感謝咱們了!”
張廷蘭說的的確沒錯,很快俄國的天空就要變成紅色了,這些舊式知識分子很多都遭到了清算。如果現在能跑到奉天,說不定也是躲過了一劫,當然熊夢遠還聽不懂這些,他滿心都是興奮,沒想到張廷蘭竟然有這麼大的能量。弄來了這麼多的好東西!
“張先生,這些裝置恐怕比大炮還重吧。如果運到撫遠。咱們靠著車運肩扛,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運回吉林呢!”
“這你就不用擔心了。”張廷蘭笑道:“接下來的大批貨物要走綏芬河,透過鐵路運輸,至於撫遠這邊依舊保留,咱們兩條腿走路。”
張廷蘭想了想又說道:“老熊,俄國的工業體系也不完善。很多工廠都沒有,比如汽車啊,發動機啊,化學。電子,機床等等,他們都嚴重仰仗著列強。這兩年美國人淘汰了一批落後產能,你先幫我估算一下咱們還缺少什麼東西,然後我讓菲力斯以俄國的名義,向美國訂購,能弄到多少就算多少吧!”
真正開始做事,張廷蘭才知道發展工業是多麼艱難,別說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就連一兩個行業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情,篳路藍縷,創業維艱啊,要不是俄國天下大亂,只怕再折騰幾年,也不過是剛剛起步而已。
特別是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之中,列強隨隨便便就能把薄弱的工業基礎捏碎,好像現在還有這麼一個機會擺在面前,那就絕對不能放過,其實想一想,張廷蘭還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後世中國工業化也是俄國人開啟的,而到了現在,還要從俄國人身上打主意,這恐怕就是天定的緣分吧。
在撫遠又逗留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之中,雙方的交易越來越深入,俄國人對奉天的限制也越來越少,不管奉軍運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