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的危機,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往種種事情張廷蘭都會參與籌劃實施,唯有到了婚事,他就只能充當提線木偶了,人家怎麼安排,他就要怎麼聽著。

隨著婚期的臨近,各路賓朋也都到齊了,不只東三省的人物,京津一帶也有不少人過來,奉軍雖然在京津折騰一下,讓一些人心裡頭不舒服,但是奉軍的實力擺在那裡,你看不慣也要巴結,不然後果很嚴重,再加上週家還要那麼深厚的關係,誰也不能不給面子。

就連北洋的宿老徐世昌親自來到了奉天,徐世昌現在雖然沒有什麼官職了,但是身份還是很特殊的,當年他做東三省總督的時候,張作霖還是他的部下,這麼多年過去了,徐世昌已經垂垂老矣,而奉軍卻是如日中天,讓人不勝感激。

除了資歷深之外,徐世昌也是這樁婚事的媒人,老張請他出面,幫著說一下。其實請老徐出面更多的是安撫一下王家,原本週家準備和王士珍做親,雙方都有了意願,還沒有最後敲定下來,讓老徐出面,王家自然也就不好繼續死皮賴臉了,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徐世昌到了奉天之後,不論是從各個方面衡量,張作霖都要給予他足夠的尊敬,親自把徐世昌接進了帥府之中,歡迎儀式也十分隆重。

老徐也是滿臉的笑容:“雨亭,幹得真不錯,我當年也在奉天干過,那時候奉天剛剛經歷日俄大戰,民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盜賊遍地。如今雨亭執掌東三省之中,萬民樂業,商貿繁榮。看光景一點不遜色京津,這全是雨亭的功勞。”

“徐菊老,奉天能有今天,也和您老打下的好底子不無關係,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您也不必過於謙虛啊!”

“雨亭是越來越會說話了,這次來奉天,我是要當好這個大媒人,咱們不談公事,只談親事。周丫頭是我從小看著長起來的,能找個好歸宿我心裡頭也高興。”

說到這裡,徐世昌看向了張廷蘭,笑著說道:“拙言,我記得當初你陪著雨亭進京。就立刻和朱爾典談妥了一樁生意,實在是後生可畏啊。”

“徐菊老謬讚了。不過是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而已,英國人困窘,因此就有些飢不擇食了!”

“順勢而為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啊,想要順勢,總要先看清楚大勢。這些年面對著洋人,咱們都是屈膝辦外交,光知道他們強大,卻不知道他們的弱點。看不透他們的底細,因此才屢屢吃虧。當時袁宮保還和我說起過此事,他說一個年輕人都懂得從洋人手裡頭賺錢,而政府大員卻想不到,實在是失職得很。我記你的字還是袁宮保送的,這可是少有的殊榮,只是轉眼物是人非。”

徐世昌嘆了一口氣,停下了話頭,老張在一旁聽他拉拉雜雜的說往事,也知道徐世昌不是無的放矢,一定是有目的,因此笑著說道:“袁大總統,雖有錯誤,但是依然有功於國家,算起來沒有大總統的提拔,也沒有張某的今天,大總統雖然不在了,這份情分可不能忘了。”

“雨亭忠義天下皆知,我這個糟老頭子有一句話要和雨亭說說,段芝泉為人雖然有些剛愎自用,但是也是一心繼承宮保的事業,為了這個國家操勞,你們同為國家的柱石,應該互相理解,互相支援。”

繞了一圈,徐世昌終於說到了關鍵上面,他其實也是帶著使命過來的,主要想借助這次婚事的機會,說和一下奉軍和北洋的關係,讓老張別和段祺瑞對著幹。

張作霖也點點頭:“徐菊老,雨亭戍守東北,就要保證三省的安寧,以山海關為界,北洋不叩關,奉軍不南下,政務上東三省自然要尊奉中央的命令,但是中央同樣也要尊重奉軍的利益,不能搞出賣東三省資源的事情。”

“雨亭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徐世昌笑道:“都說不提公事,又扯到這上面來了,實在是有些老了,總犯糊塗。”

在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