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文新仔細想了又想,也只能咬牙點頭:“老子就把身家性命都押在日本人的身上,我就不信小小的奉天政府能鬥得過日本人,只要日本人能贏,咱們就不會輸!”

想好了主意之後,劉文新急忙把所有的存款都拿了出來,這些年他給日本人辦事,在加上自己的產業,也有兩三萬元的積累,現在他毫不猶豫的都拿了出去,租用人手,組建車隊,跑到鄉下去搶大豆。

不過事情遠不像他想象的這麼簡單,奉天政府敢這麼玩,是因為張廷蘭這兩年積累了龐大的資源,首先手上就擁有龐大的馬車隊,這是車隊最初是從二十七師的運輸隊發展而來的,東三省商業發展越來越快,而且還有龐大的對俄貿易,再加上北市場的存在,吸納了各地的物資,因此對運輸有了龐大的需求,奉天出現了幾個大規模的車行。

有掛在奉天福利公司名下的,這主要是為軍隊服務的,還有掛在實業團名下的,另外北市場幾個主要百貨公司掌控的專業運輸隊,這些運輸隊幾乎都要聽張廷蘭的號令,只要一聲令下,不論是運力多麼緊張,都能集中足夠的力量。

而且這些運輸車隊都有自己專門的管理運營制度,效率非常高,另外大量的設定收購點,就需要擁有大量算賬的先生,還要當地的政府配合,這些都是奉軍得天獨厚的優勢,買辦商人雖然數量不少,財力也比較雄厚,但是他們畢竟手中資源有限,根本沒法和奉天政府抗衡。

另外這些買辦商人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都是奸猾之徒。一看這次奉天政府和日本人在較量,可謂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有些精明的全都出工不出力,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向日清和三泰哭窮,要求日本人給更多的資金幫助。

當然也有忠心耿耿的,就比如劉文新這種,他把所有家產都拿了出來,花了比平時高三倍的價錢,組建了運輸隊,又帶上了專門的賬房先生。跑到了鄉下,挨家挨戶的收購大豆。

他這麼賣力的幹活,也不是沒有效果,終於收購了三百多萬斤的大豆,比起往年少了一大半。不過也算是成績不錯了,不過此時劉文新手上所有的現金都砸了出去。而且還欠了不少外債。

收上來的大豆也要有倉庫儲存。每天都要花錢,因此劉文新急不可耐的找到了焦五爺。

“五爺,我現在收上來三百多萬斤的大豆,您看看是不是該把錢給結了,然後趕快給日本人送去,他們不是等著用麼?”

焦五看了看他。苦笑著說道:“老劉,你真是能幹啊,不過我要提醒你一下子,現在日本人沒有足夠的現金了。因此這些大豆要麼你就自己留下,要麼你就只能接受債券抵押。”

劉文新一聽這話,頓時就傻了,這些天他不辭勞苦,在鄉下跑來跑去,鞋底磨壞了多少雙,嘴角到現在還有大口子,這麼辛辛苦苦的幹活,結果竟然沒有現金結算,這不是玩傻小子麼!

以往這傢伙給農民發白條子,一點都不感到難受,相反他還無比的得意,可是到了現在,日本人要給他發白條子,這下子劉文新就傻眼了。

“五爺,您可別開這種玩笑,小人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上面,日本人怎麼能這麼幹啊,他們還講不講道理了?”

“老劉,你也是一個榆木腦袋,日本人要是講道理,他們就該在四島上面打漁呢,哪會跑到東三省呼風喚雨的,和你說實話,不只是你,咱們都是這個待遇,我向日本人討要資金,他們給了我一大堆債券,說是這些東西以後收益會很高,比給咱們現金還要划算呢。”

焦五掏出了一些債券,放在了劉文新的面前,指著這些東西說道:“就算債券真的能當錢用,可是老百姓不認這玩意,還是要逼著咱們從腰包裡頭掏錢,來換這些債券,最後把我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底都變成了一堆紙,也不知道究竟能怎麼樣,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