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採購方向,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廠林立,總產量佔到德國全部產量的**成,擁有年產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的大工廠。現在魯爾區全都被法國人控制了,他們拆除了大批的機器,就包括五百噸,甚至一千噸的高爐,讓人看著真是眼饞啊!”

鞍鋼從俄國弄到的高爐也不過是一百多噸,不到二百噸,一年的極限產量也就是五萬噸出頭,而德國這裡竟然有五百多噸的高爐,還有上千噸的,要是能弄回去一個,就能頂得上十個鞍鋼的產量。

鋼鐵年產量一下子就能突破五十萬噸,幾乎和惡鄰日本相差無幾,奉軍絕對是一步登天。

鄺榮光在一旁想了想說道:“別想這個了,大型的高爐法國人拆除之後,盯得一定非常嚴,而且這麼大型的裝置,需要配套的東西又太多,技術人員也不是咱們能解決的,還是想點容易做到的吧!”

夏寒也笑著說道:“我也知道難度太大,就是看著眼饞而已,其實我盯上的是一個三百噸的高爐,還有一個二百多噸的高爐,分屬兩家工廠,已經被法國人控制了,暫時還沒有決定拆卸,我想咱們還有機會。”

這次抄底行動保密性還是非常強的,美歐各國都限制落後國家的發展,如果讓他們知道機器是運往中國的,絕對就沒戲了,因此夏寒他們也很明白,不能挑選那些太礙眼的東西。

而且一味的盯著最好的東西也不現實,東三省的工業水平擺在那裡,好東西弄回去之後,甚至都沒有人會操作,白費力氣而已。因此夏寒挑選裝置,堅持兩個原則,第一東西必須要比較先進,不能買回去一堆破爛,第二就是儘量不引起外人的注意。

他選的這兩個鋼鐵廠都是德國規模適中,又是最新投產的。技術水平也不弱。夏寒算計過,如果把這兩個高爐加上配套裝置弄到奉天,張廷蘭醞釀之中的通化鋼鐵廠和包頭鋼鐵廠就能開始籌建。

論起規模,兩個工廠年產量至少能在二十萬噸以上,甚至能到三十萬噸,兩個工廠建成之後,加上鞍鋼的產能,鋼鐵產量就能突破五十萬噸,達到六七十萬噸,這個數字已經和1917年的日本差不多了。

當然把工廠完全建立起來。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不過就算上這些時間,到了那時候,也就意味著東三省的鋼鐵業和日本的差距就縮短到了五年之內!

五年時間!看起來很長,但是實際上由於日本大量的鋼鐵要投入到海軍領域。投入在陸軍領域的就捉襟見肘,那時候奉軍陸軍的裝備水平就能和日本相抗衡。小鬼子要想再用武力威脅。奉軍就真的有底氣敢和日本一拼,就算海上會吃虧,但是在陸地上,絕對不怕日本人。

奉軍也規劃了很多工業發展計劃,也確立了超越日本的目標,不過畢竟那還只是目標而已。現在大傢伙第一次看到了在鋼鐵行業追上日本人的希望,每個人都不免熱血沸騰,心氣高漲。

夏寒說完了鋼鐵行業之後,又繼續說道:“在魯爾區。除了鋼鐵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行業,也就是化肥生產,這裡是德國氮肥生產的中心,老長官在來之前,除了交代咱們軍工產業之外,最多的就是提到了化肥,只有弄到這玩意,咱們的老百姓才能不用捱餓。”

陳啟銘也笑著點點頭:“我也注意了這個方面,德國物理學家哈伯研發出了合成氨技術,靠著這個技術,把空氣之中大量的氮氣轉變成了氨,這是生產氮肥的基礎,目前這項技術掌握在德國最大的化工廠巴登苯胺和純鹼公司,他們在1912年,建成了一座日產量在三十噸的合稱裝置,從此之後,人類能夠大規模的進行合成氨操作。而且我還要告訴大家,合成氨可不只是能作為化肥,還能用來生產硝酸銨,這既是一個化肥,又是一種相對廉價的炸藥,威力雖然有些欠缺,但是價錢便宜,生產容易,是奉軍最理想的選擇。”

陳啟銘提出了合成氨技術之後,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