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三章 日本人逼宮,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奉軍打了一天多,俄軍死掉計程車兵超過了七百人,如果算上受傷的,已經有一千多人失去了戰鬥力,而且更加要命的是奉軍的重炮突然發威,一下子摧毀了二十幾門火炮,俄軍炮兵超過三分之一的戰鬥力被抹除掉了。

康斯坦丁得到了報告之後,呆坐在辦公桌的前面,足足有三分鐘,沒有說一句話,他已經被這個結果震驚了,當年八國聯軍攻打běi jing,在中國大地長驅直入,戰死的不過是幾十人而已,還不到現在的一個零頭。

從奉軍的表現來看,不由得讓康斯坦丁想起了當初的ri俄戰爭,那可是俄國人的一段慘痛經歷,堂堂的沙俄敗給了一個黃種人國家,成為了西方世界的笑柄。而此時黃種人之中又出現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別看眼前的奉軍還很弱小,但是奉軍和ri軍還有很大的不同。

ri本人更多的是瘋狂,失去理智的瘋狂,靠著成堆的生命去換取勝利,而奉軍則是十分謹慎狡猾,康斯坦丁很清楚,今天奉軍付出的犧牲遠遠少於俄國人,雖然這個現實很難接受,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不折不扣的現實。

他親自到了前線去視察,俄軍炮兵陣地悽慘的模樣就好像傳說中的地獄一般,只要看過一眼,就會永生難忘。滿地殘破的肢體,泥土之中都是炮彈的碎片,很多碎片上面都浸透了鮮血。

康斯坦丁突然覺得腳下似乎踩到了什麼東西,他稍微一用力,那個東西就破碎了,有點像葡萄粒一般,他猛地低下了頭,只見腳下正是一顆眼珠子。已經被他給踩碎了,裡面透明的液體已經沾滿了一腳。

而就在腳的前面不到二十厘米,就有一個滿是鮮血的手爪,正是做著掙扎的動作,就在這個是,這隻手掌永遠離開了他的主人。康斯坦丁也是久經大戰,但是他也很少見到這麼悽慘的情況,幾乎和歐洲的戰場差不多了,沒想到奉軍的火力竟然是這麼強大,簡直是不可想象。

慘痛的損失讓康斯坦丁心痛不已。不過還有一點安慰,就是俄隊並非沒有什麼戰果,他們已經攻破了第一道防線,只要再加把勁,就能把奉軍的防線擊穿。到那個時候,該死的奉軍就成了一塊砧板上的肉。

康斯坦丁不斷的這麼告誡自己。勝利一定會屬於俄國的。在軍隊稍事休整之後,俄軍又一次展開了猛攻,原野之上再度響起了烏拉的喊聲,灰sè的牲口向著奉軍撲了過去。

而退守第二道防線之後的奉軍兵力更加雄厚,火力也更充足,遠中近程的火力形成了密集的網路。能夠給予俄軍致命的打擊。另外奉軍在防禦工事上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戰場的經驗證明七十六毫米山炮只能產生一個一米多深的坑,即便是鬆軟的泥土地,也不會超過兩米。

一百二十二毫米炮彈的彈坑也就是四五米左右。也就是說奉軍如果將防炮洞修道十米深左右,上面覆蓋七八米的泥土,就完全可以防住俄軍的炮擊,因此奉軍將第二道戰線上面的防炮洞全部加固起來。

大型的貓耳洞要達到十米深,小型的也要在五米以上,這樣俄國人的炮彈就沒法傷到奉軍士兵了。在第二道防線中間位置有一座不大的石頭山,只有二三十米高,說是山,更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

安排防禦工事,就要善於利用天然的地形,這個小石頭山被奉軍充分利用起來,從上到下,設定了三層火力點,而且奉軍把僅有的一點水泥也用在了這個石頭山上。從建設北市場開始,奉天對於水泥的需求就十分驚人,洋灰廠經過了幾次擴大,產能還遠遠跟不上需求。

在開戰之後,張廷蘭也從奉天調了一部分水泥過來,不過由於鐵路運力有限,只運過了五百多噸,為了加固這個石頭山,一下子就投入進去二百多噸,修築了十幾個堅固的鋼筋混凝土碉堡,與山石都完美的融合起來,能夠極大的提升生存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