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九章 康聖人的嘴臉,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的張廷蘭也是異常忙碌,要安排人手封鎖交通要道,要安頓這些難民,還要關注戰場的形式發展。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參謀前來彙報,把康有為給抓到了,張廷蘭頓時喜悅非常,急忙命令把康有為帶上來。
“拙言,康有為雖然參加了這次復辟,但是他多年前也是戊戌變法的策動者之一,名聲很大,咱們還是別為難他了!”孫烈臣在一旁勸道:“北洋這些年的明爭暗鬥,很少有趕盡殺絕的時候,就是為了自己留一條後路。”
“大爺,拙言可是經常和我說過,咱們根本沒有後路,只能往前衝,一旦失敗了,奉軍和東三省就都完了!”張學良在一旁說道,顯然他現在也受到了張廷蘭的影響,對於老派人物的一些看法很不贊同。
“咱們這次進京,不能想著與人為善,按照我的意思,應該多樹敵人,少交朋友。”張廷蘭笑著說道:“要不這樣,段祺瑞能放心咱們麼,能心甘情願的讓奉軍撈好處麼,最好老段就認為咱們是來搶一筆就走的,這樣才能方便咱們辦事情。”
辦事情最講究分寸,處處與人為善,混到最後,肯定走不到最頂點,關鍵的時刻還要懂得如何得罪人,這才是真正高明的境界。
說話之間,康有為已經被押到了張廷蘭等人的面前,張廷蘭仔細打量了一下康有為,笑著說道:“康聖人,早就聽說您的大名了,如雷貫耳,今日能見到活的,也算是三生有幸,我有幾樣死法,你看著選擇吧,是槍斃,還是砍頭?如果你要是想留下不朽的英明,我就把你給剮了,肉片分給天下的百姓食用,你也算是名揚千古了!”
說這話的時候,張廷蘭滿臉都是笑容,可是聽到了康有為的耳朵裡,這簡直就比地獄的閻王宣判還可怕,這奉軍怎麼這麼野蠻啊,真的連條生路都不給自己麼!
“康某雖然主張君主立憲,和民主體制不和,但是也只是政見之爭,捫心自問,康某一生為國為民,想當初公車上書,力主變法,清末的新政也是康某人活動的結果,如果沒有新政,何來如今的民國,飲水思源,你們就忍心這麼對付康某人麼?”
“真不愧是聖人,理直氣壯說假話的勁頭都值得咱們學一學。”張廷蘭眼神突然銳利起來,像是兩把刀子一樣,狠狠的盯著康有為,冷笑道:“康聖人,你在海外的所作所為,還用我多說麼,就憑著你的卑劣行徑,足夠槍斃你十回了,你欺騙了多少海外華人,你現在縱情揮霍的資本,上面有多少海外華人的血汗,你能說得清楚麼?”
原本張廷蘭還以為康有為在戊戌變法之中有領導的作用,不過後來也漸漸看清了這個傢伙的面目,康有為只是參與戊戌變法而已,另外光緒皇帝也不見得是真心寵信康有為,光緒只召見過一次,遠遠比不上前後奔走的譚嗣同等人。
所謂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多半是康有為自抬身價的說法,而這位康聖人戊戌變法之後,就流亡海外,所做作為,把他貪財好色,寡廉鮮恥的嘴臉暴露無遺。
首先康有為打著光緒的旗號,成立一個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在北美受到了華人的追捧,這些海外華人飽受欺凌,特別希望中國強盛起來,能夠給他們做主,因此紛紛投到康有為的旗下。
這個保皇公司並非是單純的政治組織,還是一個經濟組織,每一個進入的成員都要繳納兩元會費,用來宣傳辦報,同時開發礦山,經營工商,表面上這些錢都是為了救光緒的經費,實則卻都進入了康有為私人的腰包。
而且還利用中國人崇拜皇權的心裡,向公司成員宣稱,皇帝復位之後,會按照捐款的多少,決定日後的官職,捐的越多,官職就越大,甚至可以當布衣宰相,吸引了大量投資。
這個保皇公司遍佈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南美洲、澳洲、東南亞,甚至南非,共建立總會11個、分會103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