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九章 目標航校,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不知道從誰開始,有辮子軍扔下了武器,抱頭鼠竄,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越來越多的辮子軍跑掉了,有的人一邊跑一邊用匕首刀把鞭子割斷,往日他們忠誠的象徵,現在一看,也不過如此,根本不值幾個錢。

奉軍士兵也沒有想到戰鬥能這麼順利,他們打掃戰場,清點一下繳獲,令人好笑的是辮子軍的大部分槍支都是奉軍賣給他們的,現在這幫人一槍沒放,又把東西歸還到了奉軍的手上,這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拙言,辮子軍這麼飯桶,咱們直接就打進北京城,正好段祺瑞和曹錕的軍隊還都沒到,咱們把首功搶下來,也好給奉軍爭光露臉啊!”

張廷蘭笑著搖了搖頭:“漢卿,咱們是來拿實惠的,而不是為了露臉過來的,急著把辮子軍消滅了,我們還怎麼撈好處啊,正所謂渾水摸魚,咱們現在要趁著這個寶貴的時機,把該拿的東西拿到手。”

“這話有道理!”楊宇霆也在一旁說道:“實力足夠的時候,裡子和麵子都要,實力不足以把兩樣都拿到手的時候,咱們應該要實惠的,只是不知道拙言你盯上了哪裡啊?”

“當然是南苑航空學校了,這可是中國第一所航空學校,我早就說過要建立空軍,而這就是咱們的希望所在,絕對不能留在北洋的手裡,最後都爛了,只有咱們奉軍才能有本事駕馭這些藍天的雄鷹!”

其實在飛機誕生之初,中國人的腳步絲毫不落後於世界,中國有一大批設計建造飛機的英才,比如馮如,巴玉藻,王助等人,只是中國的工業技術太過落後,很多領域都是空白,因此航空工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才被列強遠遠甩在了後面。

南苑航空學校興建於1913年,是老袁一手操辦的,負責學校的是在英國留學的厲汝燕,另外在法國留學的秦國鏞、鮑丙辰、潘世忠,還有在美國的朱卓文及譚根等人全都在早期的航空領域有所建樹,也都加盟了南苑航空學校。

其實從這些人才就可以看出了,中國人不缺少聰明才智,缺少的就是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就在航空學校建立之後,剛剛誕生的中國雄鷹就參加了戰鬥,諸如平定白狼叛亂,內蒙民族衝突,都有南苑師生的身影。

不過就在學校剛剛起步的時候,就遭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原本飛機都是從法國採購的,法國陷入了大戰之後,南苑航空學校自然拿不到飛機,甚至連零配件都沒有。另外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袁世凱死後,中國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北洋政府也沒有財力去顧及航空學校。

可以說現在是南苑航空學校最艱難的時刻,而張廷蘭在進京之前,就盯上了這裡,他最看重並不是多少飛機和機器,這些玩意只要花錢都能搞到,張廷蘭最在乎的是最早的一批航空人。

原本奉軍沒有名氣,也沒有實力,只能幹看著,現在奉軍條件已經成熟了,哪裡會放棄這些寶貴的種子啊。

三軍之中,陸軍成軍速度最快,而海軍則需要一定的積累,這些中國已經落後了,但是空軍全世界都剛剛起步,如果中國人能抓住這個寶貴的時機,在航空領域,勢必有中國的一席之地。

而且張廷蘭也很清楚,打仗講究揚長避短,和日本人拼海軍,是絕對找死的行為,奉軍唯一有可能壓過日本人的就是空軍,因此張廷蘭才會不惜血本支援巴玉藻,而到了現在,張廷蘭又把目光鎖定到了南苑航空學校的身上。

南苑航空學校可不單純是一所學校,裡面還有配套的裝置,還有不少師生,這次一定要一鍋端,全都搬回東三省,另外巴玉藻等人也很快回國了,兩相結合,奉軍的空中力量就有著落了。

張廷蘭把想法一說,楊宇霆和張學良都極為贊同,他們隨即率領著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南苑。

在楊村一帶,還有部分辮子軍阻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