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二章 眼紅到死,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將軍,您是準備舉起屠刀,徹底滅滿麼?”

“當然不是!”張廷蘭搖了搖頭說道:“民國講究五族共和,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主張,但是滿洲貴族總是不甘心失去權力,各種各樣的叛逆行動持續不斷,已經構成了叛國罪,政府不能迫害某個民族,但是也不能任由一些人破壞國家的統一,對於叛國分裂分子,必須嚴懲不貸!”

張廷蘭的發言頓時引來不少記者的熱情鼓掌,這話說的合情合理,也讓人十分歎服,其實從辛亥以來,滿清皇室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已經漸漸成為了一個麻煩和包袱。

在最初老袁主張優待滿清皇室,這個主張有安撫人心,防止東三省分裂的意味,不能完全算是錯的。但是這隻能是一個應急的策略,不能一直這麼維持著下去,必須要進行改變。

“諸位記者,我記得當初南北和談,提出用對付外國君主的禮節,對待溥儀,在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按照這個說法溥儀是外國君主麼?假設他是外國君主,那中國為什麼要優待他?如果他不是,那民國沒有皇帝,溥儀又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提出之後,這些記者手中的筆也在刷刷點點的寫著,這的確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問題,有的記者就向張廷蘭問道:“張將軍,那您認為該何如處理滿清皇室,還有八旗貴族呢?”

“民國初年,優待滿清皇室。完全是權宜之計,如今經歷了袁世凱的洪憲帝制和張勳復辟。兩次帝制,都迅速失敗,可見民主共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誰也別想再做皇帝夢了。因此我建議,趁著這次機會,讓溥儀搬出皇宮,引導他變成一個普通的公民,自食其力。也免得別有用心的人藉助他的名頭生事。”

“至於八旗貴族的問題就更容易了,皇帝的位置都廢除了,他們的爵位自然就沒有了。另外這些人的產業都是天下百姓的民脂民膏,應該全部沒收,他們也要學會靠著勞動賺錢,而不是坐吃山空,不勞而獲。另外把他們的家產剝奪了。也就沒有了鬧事的本錢,居心不良的人也沒法利用他們了。總而言之,我認為處理這些遺老遺少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別的普通起來,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張廷蘭這番關於處理溥儀和八旗子弟的言論,很快就被各大報紙登載,這次張廷蘭的表態得到報界空前的支援。甚至不少新派文人都站了出來,支援這個觀點,認為張勳復辟,既是一個壞事,但是如果利用好了。也是一個好事情,正好能把滿清皇族的這個包袱拋開。

要不然好好的北京城。卻出現了一個國中之國,不倫不類,誰看了都彆扭,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張廷蘭所說,讓包括溥儀在內,所有八旗子弟都變成普通的公民,自食其力,民國沒有必要養他們!

很快這就形成了一股浪潮,席捲整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天下人都被張勳的倒行逆施震怒了,因此迫切希望有一種辦法,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麻煩,不斷有各界向段祺瑞和黎元洪請願,廢除溥儀的帝位,把他趕出紫禁城。

接到各地的請願之後,老段頓時就陷入了進退兩難之中,說實話他不是不知道這個建議很合適,但是偏偏他就沒有辦法做!原因很簡單,北洋脫胎於晚清的官僚集團,二者關係太過密切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根本就解不開。

段祺瑞閉上眼睛,還能浮現出孫烈臣和蔭昌吵架的場景,孫烈臣代表奉軍,提出嚴懲參加叛亂的八旗貴族,廢除溥儀的帝位,當時蔭昌就翻臉了。

“段芝泉,你捫心自問,沒有我蔭昌的引薦,你能到袁世凱的手下效力嗎?能有你的今天麼?當初北洋不得勢的時候,袁宮保不得不隱居洹上村,是我蔭昌在京城幫著你們周旋,費盡了心力。結果到了辛亥年,你們北洋把大清給賣了,我們也不說什麼了,但是總要給人一條活路吧,不能趕盡殺絕,要不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