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三章 衝鋒槍,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克爾先生,實在抱歉,大戰臨頭,總司令已經視察軍工企業了。”袁金鎧解釋道。
“我非常希望見到張先生,要和他溝通一下看法,我認為中日之間不應該發生戰爭,應該由各國成立一個專門的調查團,把發生在連雲港的事件調查清楚,不應該讓這種事件成為引發遠東戰亂的導火索。”
袁金鎧仔細聽著白克爾的話,看來美國竟然有意出面調停矛盾,對連雲港的那些裝置也不是太在乎,實在是讓袁金鎧有些欣喜。
“奉天方面自然是愛好和平的,也不希望戰爭,但是也不會懼怕戰爭,我們的軍隊、軍工企業、工人農民都做好了打全面戰爭的準備。我還可以向你透露一個訊息,奉軍新組建了一個轟炸機中隊,一旦日本對奉軍動武,我們就切斷西伯利亞鐵路。”
什麼?白克爾聽到這話,頓時眼睛就瞪圓了,大聲的說道:“不可以,絕對不可以,你們這樣做只會便宜俄國的多數黨,會破壞干涉俄國的大局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日本一意侵略中國,奉天使用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西伯利亞鐵路不被破壞,日本人的軍隊隨時可以從北線攻入東北,不能不防啊。”
白克爾一聽,還是連連擺手,如果西伯利亞鐵路真的斷了,干涉俄國的戰爭就徹底沒戲了,美國人萬萬不願意看到這一點,他還有心勸一勸。
袁金鎧笑著說道:“白克爾先生,總司令在會議上面已經做出了決定,我們是為了生存而戰,退後一步就是死亡。真正能阻止這種悲劇的只有日本,他們放棄侵略東北,一切就有轉機,不然一切就不好說了。”
白克爾聽到這裡,也知道奉天方面的意志不可改變,急急忙忙的轉身告辭,他要去聯絡其他列強,共同拿出一個計劃,一定要阻止中日之間的戰爭。
這時候張廷蘭正在奉天兵工廠視察生產情況,現在和日本的戰爭氛圍越來越濃密。張廷蘭雖然有心避免戰爭,但是有些事情還是沒法預料的,必須確保軍工生產的穩定,應付不測的局面。
陶吉平一面走著,一面向著張廷蘭介紹著生產情況:“總司令。自從得到了美國的步槍和子彈生產線之後,我們的產能突飛猛進。如果全面動員。一年能生產三十萬到五十萬杆步槍,足夠裝備全部軍隊。另外在火炮上面也有很大的進展,每個月我們能生產七十六毫米山炮三十門,其他迫擊炮超過一千門。”
張廷蘭聽到之後,微微點頭:“步槍能夠滿足需要了,但是除了迫擊炮之外。其他的山炮野炮還有不少的欠缺,就算把吉林兵工廠和哈爾濱都加起來,數量還是嚴重不足。”
“嗯,總司令說的不錯。吉林方面已經把小口徑火炮生產轉移給了我們,他們全力生產大口徑重炮,但是每月只能生產八到十門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彈炮,一年也只有一百門左右,缺口的確不小。”
陶吉平現在負責全軍的裝備,對這些事情,爛熟於心,他苦笑著說道:“說到底還是裝置的問題,我們的工人經過努力,已經差不多把俄國的裝置潛力挖掘到了最大的程度,不過俄國裝置本身產能有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也不用著急了,很快就會有一批重要裝置運回奉天,到那時候,我們就能自行生產機器裝置了,或許質量趕不上外國的,但是好歹是自己的東西,要多少有多少,靠著規模,軍工產量還能翻番,爭取在五年之內,火炮的產量要提升十倍。而且品種也要豐富起來,要生產超大口徑的重炮,用來攻擊堅固堡壘,還要生產海軍炮。另外我們裝備了裝甲車,下一步要裝備坦克,有矛就要有盾,也要研究反坦克炮,把武器系統都配齊。”
“總司令,您來工廠一次,就把目標給翻著番的增加,說起來難度不小啊!”陶吉平嘆口氣說道:“世界上能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