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七章 光環破滅,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奉軍開始擁有第一艘潛艇開始,已經過去了三四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潛艇部隊一直默默無聞,就連淺水炮艦都能登上新聞,而潛艇則是一點訊息都沒有,很多人都不確定中國究竟有沒有潛艇。
在這種嚴格的保密之下,奉軍的水下肌肉已經膨脹起來,特別是在一戰之後,德國大量的向奉軍輸出軍事技術,其中包括u型潛艇的全套技術,奉軍又陸續從德國採購了造船廠裝置,在美英等國弄到了一批配套工廠。
有了這些作為支撐,再加上無數中國工人的聰明才智,奉軍一共生產了兩個級別的潛艇,全都投入了實戰。
第一級潛艇代號是夜叉,夜叉型潛艇水面排水量只有254噸,水下排水量303噸,水面航速13節,水下航速6.9節,續航能力1600海里,裝備三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攜帶五枚魚雷,12枚水雷。
毫無疑問夜叉型潛艇設計定位就是近岸潛艇,主要負責的區域就是渤海和黃海地區,奉軍已經陸續建成了十二艘,另外還有四艘躺在船臺上面,很快就能完工。
小巧靈活的夜叉潛艇,就如同名字一樣,是一個忠誠的海上衛士,巡海的夜叉,兩三百噸的潛艇,在渤海黃海渾濁的水中,極難被髮,而一旦被盯上,那後果就十分嚴重,甚至是致命的危險。
第二級的潛艇代號是海狼,這一級的潛艇噸位就大大的提升了,水面排水量達到了769噸,水下達到了871噸,續航能力達到了8500海里,擁有五具魚雷發射管。一共攜帶14枚魚雷。
海狼級潛艇的研製過程中,有一些德國專家加入了進來,他們吸取了一戰德國潛艇的經驗,增加了四個水密艙,大大提升了潛艇的生存能力。
八千多海里的續航能力,使得海狼級潛艇已經完全具備了遠海作戰能力,甚至可以前出太平洋,切斷日本人的海上生命線,將這個小小島國,困死在狹小的四島之上。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幾十艘,甚至上百艘的潛艇,而如今奉軍只生產出了三艘海狼級潛艇,另外還有兩艘在船臺上。
自從馬肯森號進入南海,穿過臺灣海峽開始。就有兩艘海狼級潛艇在水下悄悄的追蹤保護,可以說為了能讓馬肯森號安然返回奉天。張廷蘭也下了血本。
狼一潛艇的指揮官是陳紹寬。他雖然出身閩系海軍,但是對於海軍之中傾軋抱團也看不慣,尤其是他也參加過巴黎和會,知道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沒有強大的海軍,就只有被欺凌。被瓜分的下場。
回國之後,正趕上奉軍四處網羅軍事人才,自然也挖到了陳紹寬的頭上,他本來並沒有想投靠奉軍。畢竟在他看來,海軍是高技術兵種,必須建立在國家強力支援的基礎上,跟著一個地方勢力,發展終究有限。
可是到了奉天之後,他就被東三省的工業能力折服了,尤其是參觀了葫蘆島造船廠之後,就徹底下定決心,要加入奉軍這個集團。陳紹寬首先在夜叉級潛艇上待了大半年,熟悉潛艇作戰。
由於他的表現突出,在海狼級一號艇下水的時候,陳紹寬就被張廷蘭欽點為艇長。上任之後,陳紹寬也全力抓訓練,每一個水兵都要進行嚴格的比武考核。而且他還聘請了一些德國的潛艇水兵,向他們虛心學習海戰的經驗。
就在陳紹寬他們一門心思厲兵秣馬的時候,馬肯森號終於回國了,他們也受命前來迎接馬肯森號。
一路伴隨著,眼看就要進入渤海海域了,日本艦隊突然出現,將馬肯森號給截住了,甚至要擄到日本去。透過潛望鏡,陳紹寬看得清清楚楚,日本人如此囂張過分,已經徹底激怒了潛艇上所有計程車兵。
他們一再請戰,不過陳紹寬並沒有答應,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保護馬肯森號安全返回國內,而不是和日本人進行海戰。就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