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六章 沒收財產,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所有日本駐軍,擊斃一千五百多人,俘虜一千多,另外還抓到了八百多名武裝僑民。”

李景林成功解決了一個麻煩,而且隨著這支軍隊的滅亡,也標誌著被列強竊取幾十年的鐵路附屬地,終於回到了中國人的手上,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喜事。

張廷蘭也滿意的說道:“很好,讓弟兄們調整一下,馬上去援助蓋州,那裡戰事緊張,面對著日本人的王牌部隊,讓人有點不放心啊!”

“大帥,日本的這支孤軍,就是小菜一碟,我們不用休整,馬上就能繼續作戰。”

“那好,現在就馬上出發。”

李景林敬了一個軍禮,立刻就行動去了。蘇良貞則是捧著一摞清單,送到了張廷蘭的面前,笑著說道:“大帥,這些都是日本人在東三省的財產,請您過目。”

雖然沒有和日本正式宣戰,但是既然打了起來,張廷蘭就不會客氣了,日本在東三省的產業,自然不會放過,全都要沒收。

別看經過了張廷蘭多年的打壓,但是日本人原來在東北的投資就相當驚人,而且這些工礦企業又不能輕易搬走,此時自然落入了奉軍的手中。

日本人究竟從東三省掠奪了多少財富,恐怕這是一個永遠無法準確估算出來的天文數字。大炮、軍艦、甚至子彈頭用的鉛鋅,建設用水泥等等全都是東北產出的,軍糧,鐵礦石,煤炭,木材就更不要說了。

但就算這種帶掠奪性的瘋狂濫採濫挖幾十年後,東三省依然撐起了中國重工業的半壁江山。此時日本人掠奪的數量有限,而且張廷蘭手上還握著遠東的土地,如果再加上北朝鮮等地的礦產資源,一個比起美國五大湖,德國的魯爾區,更加遼闊,潛力更加巨大的寶庫,基本完整的擺在了張廷蘭的面前。

守住這裡,開發這裡,這就是大國立國的根本!有了這些,在整個工業化初期,中國就不用仰仗海外的資源,實現自給自足,這是何等了不起的事情。

“大帥,日本人手**有各類礦山三百多處,按照已知的儲藏量,這些礦山也價值五千萬日元以上。另外本溪湖煤鐵公司的日本股份我們也都拿了回來,還有日本人掌控的鐵礦,現在全都回到了我們的手中。”

當初張廷蘭為了本溪的鐵礦和日本人還鬥過,只是風水輪流轉,如今這個東三省第二大的鋼鐵企業,終於完全落到了奉軍的手中。

按照目前的勘探水平,鞍山的鐵礦有四十億噸以上,本溪也有二十億噸,如果加上在伊爾庫茨克和赤塔等地區的200億噸儲量!一個潛力無窮的鋼鐵工業就展現了出來,憑著這些鐵礦,就能打造出中國這條巨龍的堅硬脊樑,還有鋼牙利爪。

看到這些之後,蔣百里和楊宇霆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們也第一次發覺,原來東北真是一塊天賜的寶地。只是滿清愚昧無能,沒有把這裡打造成強國的根基,反倒玩起了柳條插邊,成為了野獸的樂園。

結果讓俄國人搶佔了外東北,日本人霸佔了南滿,鉅額的財富外流,其實也是國運的外流,此時張廷蘭已經將這些再度抓在了手中,扭轉百年恥辱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還有什麼好東西麼?”張廷蘭不動神色的問道。

蘇良貞笑著說道:“目前東三省統計出來的一共有日資工廠35家,其中較大規模的有7家,其中包括兩個大型煤礦,滿鐵株式會社,鞍山鍊鐵所等等。各類機器裝置856臺、卡車207輛、12輛火車機車,以及75節車皮;另外查抄日資銀行辦事處11個,其中包括朝鮮銀行和正金銀行。查獲各類金銀貨幣等硬通貨總額1300餘萬,如果加上鐵路,土地等固定資產,總額已經超過了一億大洋。”

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張廷蘭也暗暗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在打壓日本經濟觸角上,是不遺餘力的。但是日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