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 戰蓋州,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幾枚炮彈落入戰壕,衝擊波也會被塹壕阻擋,不會出現一枚炮彈炸死上百人的慘劇。
在真實的戰場上,所有的戰壕都是彎曲的,而不是一些草率的影視劇中的直線。一旦陣地修成了直線,一枚炮彈落下,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只有鋸齒形狀的,才能夠削弱炮彈的殺傷力。
另外雖然奉軍的轟炸機被調到了鴨綠江一線,但是蓋州還有不少偵察機,不斷的巡邏,所以日本海軍也無法升起觀測氣球,大部分炮彈都砸到了無人的空地上,除了聽響,並沒有什麼殺傷力。
轟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日本海軍才開始調轉炮口,對準蓋州城,面對城市時艦炮充分發揮出了威力,無論是254毫米還是120毫米,甚至是76毫米只要落下必然會導致附近建築倒塌,尤其是主炮,一枚炮彈下去往往幾幢或十幾幢房屋都被夷為平地。
不少沒有來得及撤退的百姓全都受到了波及,炮彈炸碎了他們的家園,巨大的火舌吞噬了一切。不過好在奉軍提前做了準備,將主要的機關,學校,工廠,企業全都搬了出來,轟擊只是殺傷了一些平民,並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
小小的蓋州城根本承受不住多少轟擊,很快全城都籠罩在了黑煙之中,火光滾滾,吞噬著一切。不過艦炮到底不是陸軍炮,炮彈有限不說,每次發射還會磨損炮管,原本軍費就捉襟見肘的日本海軍在摧毀了蓋州城能看見的大部分目標後,就留下了幾艘驅逐艦掩護主動撤走了主力。
其實這也有忌憚奉軍潛艇的因素,因為天色已經黯淡下來,在渾濁的海水之中,還不知道有沒有奉軍潛艇在隱藏,因此他們完成了支援任務之後,就匆匆離開。
雖然艦炮上日本軍隊佔據絕對優勢,但在陸軍炮兵上奉軍卻更加主動,隨著戰鬥的進行,奉軍又調來了八門122毫米炮,另外還有兩門240毫米炮。
有了這些生力軍的加入,奉軍在炮戰之中,已經漸漸的獲得了優勢,張廷蘭在陸軍建設的時候,完全秉承了大炮至上的理念,尤其是能夠自行生產火炮之後,奉軍爆炮兵的力度是不遺餘力的。
火炮按照不同的射程口徑,梯次配置,能夠讓殺傷效果大幅度增加,相比日本人將所有大炮排成一線的做法,奉軍無疑要高明許多。
在掩體之中,小池安之注意著前線的情況,他也看到了炮兵打的十分辛苦,不過他並不在意,日本的炮兵早就需要加強了,不過由於經費都投到了海軍身上,因此陸軍就只能守著日俄戰爭的九裝備過日子了。
不過這一次就是一個契機,他要讓日本政府明白,戰爭還是要看陸軍的,小池對著身邊的人說道:“給第47聯隊下命令,讓他們從左翼衝擊支那人的陣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