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 戰蓋州,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鼓峰是中俄邊境間的小山峰,海拔155.1米,位於吉林省琿春市東南,圖們江左岸,中朝俄三國分界點的土字碑(邊境的界碑,碑上寫有“土”字)的西北方不到5千米處。

當初滿清和沙俄簽訂璦琿條約的時候,這裡屬於中國的領土,但是俄國人玩了一個花招,私自改動了俄文的條約文字,將這裡納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張鼓峰以北2千米處另有一個小山峰,稱為沙草峰,海拔77.1米。張鼓峰東側是南北長條形狀的哈桑湖,西側是圖們江邊小平原,南距防川村1.5千米。

別看這裡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卻關乎重大,張鼓峰是海參崴的屏障,同時還扼守圖們江入海口,是中國釘在日本海的一顆釘子,戰略價值驚人。

原本這裡是中俄日三國博弈,但是自從遠東帝國成立之後,俄國在遠東的地位,已經被奉軍取代。海參崴已經被奉軍租借,張鼓峰也回到了中國的懷抱,奉軍在這裡修築了堡壘,扯上了鐵絲網。

日本人同樣清楚這裡的價值,因此也垂涎不已,他們打著朝鮮人要到張鼓峰祭祖的名義,讓間諜化妝成朝鮮人,不時過來刺探情報,雙方經常發生衝突。

此時中日之間劍拔弩張,韓朔再度發現了行蹤詭異的朝鮮人,當然不會放過,他們將這兩個傢伙全都擊斃。

在他們的衣兜裡面,發現了幾張紙,上面正好畫的是張鼓峰附近的地形,這兩個傢伙是日本間諜無疑。

槍聲打破了寧靜,對面的日本人也被驚動了,一個小隊的日本兵快速向張鼓峰衝了過來。韓朔他們人數處在劣勢,只能退回張鼓峰陣地,一面和日本人交火,一面向上級報告情況。

開火了!

這個訊息像是一顆重磅炸彈。落到了所有人的頭上,負責圖們江防線的正是秦威,他此時剛剛下了飛機,就接到了前線的報告,看到了這份報告,秦威也是大吃一驚。

在戰鬥部署的時候,唯有張廷蘭注意到了圖們一線。並且預言可能有衝突發生,結果事實果然如同張廷蘭預言的那樣。和日本人的陸上第一槍沒有發生在奉天,也沒有發生在遼南,偏偏就出現在了小小的張鼓峰。

到了這時候,秦威也不得不佩服張廷蘭妖孽一般的預見能力了,這哪裡還是人的思維啊!

其實秦威不清楚。張廷蘭之所以注意這裡,也是因為歷史上曾經有過張鼓峰事件,才讓張廷蘭比別人多想了一點而已。

不過秦威可不知道這些,他對張廷蘭的迷信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

“馬上調一個營上去,給我死死守住張鼓峰,沿線部隊做好戰鬥準備,隨時應付日本人的攻擊。”

命令傳達下去之後。軍隊動作相當快,休假計程車兵回到軍營,武器下發,缺額補齊,糧食軍需源源不斷的運來,士兵們進行著臨戰動員,構築防禦工事,修建臨時機場。

各地的民兵動員起來。運輸物資,搶修橋樑和道路,經過了戰爭的洗禮,奉軍的動員體系呈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而此時張鼓峰的戰鬥也到了最激烈的時候,日本人攻擊部隊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一個大隊,他們強渡圖們江,利用火炮掩護。向張鼓峰發動了猛烈的突擊。

槍炮聲響成了一團,一團團黑煙在狹小的高地上面騰起。韓朔已經連續在張鼓峰駐守了兩天,最初的一個班的戰士,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堅持。其他人不是犧牲,就是由於受傷,送到了後方搶救。

日本人再度從下面衝了上來,嚴謹而又死板的三道散兵線,如同波浪一般,向著山上湧了過來。

“快,子彈!”

機槍手沙啞的聲音在喊著,噠噠噠,噠噠噠,馬克沁重機槍發出了急促的聲音,日本熱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掃倒。

韓朔的槍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