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宣而戰,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準備了,只有蔣方震和楊宇霆還留在了會議室之中。

“拙言,中日之間早晚必有一戰,不管是早打,還是晚打,我都有信心,勝利一定屬於我們!”蔣百里鑑定的說道:“中國上下傳承五千年,比這危險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過,但是我們都挺了過來,這次也是一樣!千言萬語,只要堅持下去,日本人必敗。”

聽到了蔣百里說這話,張廷蘭也十分感慨,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正式基於這個判斷,蔣百里才寫出了國防論,萬語千言,只告訴大家一句話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百里兄,我們手上的條件已經太好了,幾乎什麼都能自產,沒有理由拼不下去,想讓我向日本低頭,那是痴心妄想!”

張廷蘭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魚死網破。就在奉軍做好了戰鬥準備的時候,日本東京也在激烈的爭吵。

由於遠東戰鬥的問題,首相原敬屈從奉軍壓力,從遠東退了出來,白白浪費了鉅額軍費,而且坐視遠東落入了奉軍掌握。這杯日本人視為明治維新以來,最大的外交失敗。

激進的中下級軍官並不在乎日本政府的艱難處境,他們把責任全都推給了原敬,稱原敬為國賊。當然軍部也有意縱容,他們想除掉原敬,然後藉機擴充軍力,就這樣這位首相成了替罪羔羊,被人在火車站暗殺。

原敬算是日本首位平民首相,他的死也激化了日本政壇的矛盾,憲政勢力對藩閥政治感到了極大的厭惡,兩派爭論不斷。

而且這個關頭,日本的太上皇,元老山縣有朋也死了,這樣日本政壇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真空,局面十分混亂。

因此得到了金剛號和霧島號被擊沉的訊息之後,日本政府陷入了慌亂之中,他們首先的反應就是嚴控輿論,然後進行閉門磋商,拿出一套行動方案來。

新任首相高橋是清主持了內閣會議,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陸軍大臣田中義一全都極力主戰,而且要求日本政府立刻對中國宣戰,動員全國的力量,消滅奉軍,順勢佔領整個中國。

他們也代表了軍部的態度,可是內閣之中也有不同的看法,高橋是清就是一個代表,他從明治維新以來,擔任過日本銀行總裁,又多次出任大藏大臣,是日本少有的財政專家。

他當然也主張對外擴張,但是對於超出日本國力的蠻幹行為,還是非常反對的,尤其是此時的日本,由於出兵遠東,元氣還沒有恢復,另外和美英之間海軍軍備競賽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日本建成了長門號之後,又傾全國之力,建造噸位更大加賀級戰列艦,以及天城級戰列巡洋艦,這都是在燒錢。而且由於將鉅額經費投入到了海軍,陸軍的裝備遲遲沒有...更新。

奉軍在對俄戰鬥之中,大量使用重炮,坦克等武器,日本人陸軍也要生產,可是由於資源不夠,一直被拖延著。

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進行全面戰爭,非常不切實際,高橋忍不住說道:“帝國的財政吃緊,而且列強剛剛經過大戰,肯定不會支援帝國擴大戰爭的行動,我認為宣戰有些不妥。

“啊?”田中義一頓時就大怒起來,山縣有朋死了,他就繼承了老東西龐大的政治資源,說話的分量和以往大不相同。

“首相,難道你認為帝國沉沒了兩艘主力戰艦,還要不聲不響麼?”

“當然不是,我只是反對對中國宣戰,就像日清戰爭的時候,我們的對手是北洋,而此時我們的對手是奉軍,實在沒有必要把整個中國都牽涉進來。”

正在兩個人爭吵的時候,外相內田康哉突然說道:“打仗並不一定要宣戰,我們就以懲罰奉軍的名義,採取軍事行動,如果順利,我們就宣戰,如果國際局勢不利,我們就把戰鬥限定在滿洲境內。”

內田的辦法聽起來有點異想天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