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大爆發,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珠聯璧合。張廷蘭見到了他們之後,笑著說道:“三位先生,要想徹底控制外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必然的選擇。我認為有三項要務必須完成,平分牧場、建設交通、發展文教,三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大帥英明!”王樹翰笑著說道:“我們在來的時候,已經草擬了一個計劃,平分牧場是一切的核心,要採取大帥提出的贖買計劃。從王公手中把草場買過來,不過這筆錢並不能直接交給王公,而是最為外蒙開發的資金,相當於投資,王公只能享受收益。”
張廷蘭仔細翻看了一下王樹翰的行動方略,他還是極為滿意。曾有翼在一旁也說道:“平分牧場之後,草原的牛羊數量必定會增加,而且大量的礦產也會被開發出來,發展交通就成了必然的選擇。目前東三省的鐵路基本的幹線已經有了,我計劃從東三省南北個引出一條鐵路,南線把承德、張家口、歸綏三地連線到一起,這樣就差不多形成了一條與長城並行的鐵路線,牢牢地將內蒙控制在了手中,而且我們還可以沿著鐵路線,將重要的產業轉移出去,擴大產業規模,這可是一件多得的好事情。”
修建鐵路從來都是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條件,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地剛剛納入掌控,奉軍控制的力量還嚴重不足,正需要一條鐵路穿起來。而且張廷蘭早就注意到東三省距離ri本太近,如果產業過於集中,會帶來不測的後果,因此往內蒙,乃至西北進行延伸,也是必然的選擇。
“大帥,北線的鐵路則是從長chun引出來,聯絡洮南,直接修到庫倫。這條鐵路主要的作用就在於軍事方面,能夠實現快速運兵,不只能夠應付外蒙可能的不測,還能夠抵消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優勢。”
“嗯,設想很不錯,在修建的時候,可以適當引入無業的牧民。給他們提供工作,改善生存條件。”張廷蘭說完之後,又笑著對關海清說道:“前兩項都是在管肚子的問題,要讓人有工作,吃飽飯,下面可要關注一下腦子的問題了。”
“大帥聖明,外蒙多年以來都離心離德,收拾人心就變得十分重要,要大辦學校,給予普通牧民子弟學習的機會。不只是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還能加速實現漢化。而且最近喇嘛大量的死亡,外蒙的百姓在心靈上失去了寄託,正是進行科學宣傳的好時候。完全可以從奉天的大學之中,挑選出科學小隊,前來支教。宣揚文化知識,把文化宣傳的陣地控制起來。”
“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理念。必須把功夫做細。把準備做足,爭取徹底改變外蒙的狀況。”
大家商量妥當之後,外蒙的各項新政就落實了下去,首先核查牧場的範圍,按照計算,大約每個家庭能拿到一百畝左右牧場。還能分到二十頭羊,以及一些帳篷農具。
在草原上,原本擁有大批赤貧的牧民,他們什麼都沒有。只能靠著給王公寺院放羊為生,他們經常遭到毒打,常年食不果腹,基本上與奴隸無異。從一無所有,到擁有大片的草場,有了成群的牛羊,這些人簡直都不知道該何如表態自己的情緒了。
他們趴在了地上,不住的磕頭,甚至有人從報紙上找到了張廷蘭的照片,把家中的神龕清理乾淨,然後恭恭敬敬的拱了上去,原來的佛爺只告訴他們拜祭,然後把他們手上最後一塊銅板都拿走。
現在新的“神靈”不只不要他們任何的東西,相反還把牧場分配給他們,讓他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這些牧民發自肺腑的感激,整個草原之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些牧民又聽說轉過年草原就要推行更多的政策,修築道路,開發礦山,創辦學校,讓他們的孩子能夠讀書上學,這可是原來貴族才能享受到的待遇,現在所有人都有機會了。
另外草原之上也會有醫院,郵局,電燈,自來水等等,草原之上要體會到什麼叫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