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七章 推銷武器,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找點來錢的路子,咱們齊心協力,把缺口堵上!”

“岷源先生,這些事情我都清楚,其實我也計算了一下,往西北修鐵路,整條線路長度要在三四千公里,沿途經過的地區,多數都是經濟落後,人煙稀少的荒漠地帶,在修鐵路的初期,是賠錢的,光靠著咱們投資,也會影響東三省的經濟發展,我準備不花財政一分錢,把這條鐵路建起來。”

王永江一聽,頓時哈哈大笑:“拙言,我就知道你有辦法,我也不是小氣鬼,不用你全部解決,只要能拿出一半,我就輕鬆了不少。”

張廷蘭笑著說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麼新鮮的主意,首先就是組建鐵路公司,發行債券,籌措資金。就用沿途的礦產資源作為抵押。第二個方法就是要打馬家軍的主意,只要把西北群馬解決了,把他們的人都抓來當勞工,用這些罪人的血肉,把鐵路給修出來。”

在沒有重型機械的時代,修築鐵路就是用生命來堆,美國人修築通往西部的鐵路,就使用了大量的華工,有人說過每一根枕木的下面,都躺著華工的屍體。俄國人修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時候,也活生生累死了大量的華工。

到了二戰時期,日本人修築鐵路,更是使用了大量的戰俘,人命完全變成了消耗品,每公里和鋼鐵水泥一樣,全都計入物資消耗的清單。

奉軍在修築道路的時候,也使用過大量的勞工,比如俄國戰俘,比如外蒙的分裂分子,累死的人也不計其數。說起來非常殘忍,不夠人道,但是初期的積累,就是如此,不讓他們死,就要普通老百姓犧牲。

相對而言,從這些罪人身上,榨出最後的價值,還是很不錯的選項。張廷蘭在把馮玉祥派到西北的時候,就有意利用他剷平馬家軍,同時實行減丁政策,消除西北的潛在危險。

既然這些人都是要消滅的,那就在消滅他們之前,好好的利用他們,把鐵路給修出來。

王永江也笑著點點頭:“也只有這麼辦了,不過拙言你可要提醒一下馮玉祥,別讓他把人都給殺了,那樣可就沒用了。”

“第三個辦法就在軍火上面打主意吧,我剛剛把軍火代理權交給了馮玉祥,把賣軍火所得的利潤,全都投在這條鐵路,以及延長和玉門兩個油田上面。”

張廷蘭又和王永江計算了一下,使用馬家軍的人充當苦力,鐵路的工資成本會大大的降低,發行債券,向銀行貸款,至少能搞到一千萬以上,再加上軍火利潤,鐵路基本上就有希望了!

送走了王永江,張廷蘭也有點發愁了,搞工業化建設,初期基本上就是在投資,花錢如同流水一般。尤其是目前奉軍的狀況,正是衝刺的關鍵時刻,必須保證充裕的資金。

張廷蘭扳著手指頭算,現在奉軍最好的拳頭產品就是軍火了,唯有大賣特賣,才能弄到足夠的資金,爭取用其他軍閥的資本,幫著奉軍完成軍隊換裝。

眼下就正好有一筆買賣,張廷蘭急忙給兩廣的孫憲瑞發了電報,讓她儘快組織武器拍賣工作。

當初張廷蘭就給南方的這些軍閥許諾,只要拋棄了孫文,就能獲得競拍軍火的合同,雖然打著酬功的名義,其實就是向南方推銷奉軍的武器裝備。

兩廣乃至西南,從民國以來,就是戰亂頻繁的地區,武器需求十分巨大,也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張廷蘭本來想派一個老成持重的人過去,不過孫憲瑞得到了這個訊息,就嚷嚷著要負責這件事情。

張廷蘭可不相信這位小姑奶奶真有這個興趣,只怕她是想借機在南方逛一圈。不過孫憲瑞拉攏了周芯瑤,也和張廷蘭玩起了夫人戰略,這個枕邊風張廷蘭也不敢不聽。總之競拍都有一定的規矩,只要不胡來,大約也許可能不會出錯。張廷蘭只能多多囑咐隨行人員,要多多用心。

孫憲瑞拿到了張廷蘭的命令之後,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