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豐收,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走,別偷懶!”

一個奉軍士兵揮動著槍托,猛地砸在了日本俘虜的後背上,這個傢伙差點就趴在了地上,其他的日本人恍若未聞,繼續冷漠的向前走。

這樣的情況,在漢城以北,到處都在上演,兩個師團,將近四萬人被全多消滅,除了一半多戰死的之外,奉軍也抓到了一萬多俘虜。雖然日本人不重視士兵的生命,但是這麼多的俘虜,也是一張好牌,可以作為談判的籌碼。

如果日本人敢忽視他們,正好可以利用輿論,讓日本政府陷入不利的地位,拋棄曾經英勇奮戰計程車兵,在國際上怎麼都有些說不過去。

當然這些戰俘可沒有什麼好待遇,全都只能在山嶺之間的小道穿行。至於鐵路和主要的公路,全都被奉軍用來運輸戰利品了。

漢城周圍正是朝鮮的經濟中心,最為繁榮的地區,張廷樞在漢城大肆的搜刮,其他的部隊也不會閒著。本著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的原則,奉軍只要看上什麼,就拿什麼。

工業裝置和黃金,全都是奉軍的最愛,首先到了一處,就首先洗劫金庫,搬遷工廠,如果搬不走的,全部炸燬,總之不能給日本人留一點。

另外還比較吸引奉軍的就是學校,裡面的高階教師和人才奉軍也用得著,而且那些年輕學生,還沒有完全被日本奴化,只要稍加訓練,就可以用來對付日本人。

奉軍也不愧是有著土匪山賊基因的部隊,對於搜刮戰利品的能耐,也是天下第一,他們會把所有東西,都分門別類,由於時間緊迫,只把最有價值的運走。

剩餘的糧食,衣物,煤炭。棉紗之類的東西。只有最好的運回去,剩下的全都分給了當地的朝鮮人。這也是奉軍的一個原則,畢竟是曾經的天朝上國,總要對這個萬年屬國講點情分,普通的朝鮮百姓奉軍是不會騷擾的,而且還會給他們分點東西。

當然如果想得到更多,就要瘋奉軍幹活,幫著運輸貨物,奉軍能給三倍的工錢。如果能為奉軍提供馬車之類的運輸工具,那就更值錢了。是按照市價五倍計算的。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雖然那些朝鮮人對日本有著深刻的恐懼。但是面對重利吸引,他們還是義無返顧的幫著奉軍運輸戰利品。

大路小路上面,全都是往來的馬車。張廷樞在漢城將所有的機車都集中起來,漢城是朝鮮的鐵路樞紐,足足找到了二十輛機車。這個時代也考慮往返排程,因此列車的頻率並不高,有時甚至幾天才有一班車。

不過現在可不用考慮這些。只要運回到平壤,然後在運回國內,就完全可以了,就是一趟單程旅行,到了地方,這些機車也都是戰利品。

按照張廷樞的規定,半小時至少要發一輛,爭取半天時間,將所有的列車都發走。實際上速度比這個還要快,基本上就是二十幾分鍾一趟。士兵們都往車廂上玩命的,每節車皮都高出了來一大塊,像是小山一樣,晃晃悠悠的。

萬事人才第一,頭幾列火車裝的全是黃金和人才,後面的車輛才開始裝載工業裝置,張廷樞也做了一個估計,光是黃金和裝置,折價就會超過一點五個億,漢城不愧是朝鮮的腹心,的確是太富有了。

可是東西多了,也有一個麻煩,那就是按照原來的估計,奉軍只在漢城停留三天,然後就必須撤走。這三天之中,有兩天已經因為圍殲第七和第八師團消耗掉了,也就是說張廷樞只有半天多的時間,把這些東西運出去。

看著火車站上,堆積如山的物資,張廷樞也有點犯難了,時間的確太緊了,要是再能爭取一兩天的時間,他有把握再榨出一點油水。而且在漢城,還有大批的民眾,他們不忍日本的壓榨,想要跟著奉軍一起撤到北方。

可是運輸物資的時間都不夠,哪能再把他們帶走啊。張廷樞也急得滿嘴冒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