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一章 殺入半島,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在東三省最後的據點,但是這也意味著這裡的防禦最強大。遼東半島地形狹小,不利於大兵團展開,而且旅大三面環海,日本人的聯合艦隊可以從容提供海上支援,如果強攻這裡,咱們就會犯日俄戰爭之中,日本人的錯誤,完全就成了用人命來填的無底洞,大帥那麼精明的人能犯這種錯誤麼?”
吳凱傑這麼一解釋,在場的眾人也都聽明白了,看起來把日本人徹底趕出去,這個設想很誘人,但是攻擊日本人苦心經營多年的旅大,需要投入的精力實在是太大了,按照日俄戰爭的估計,至少需要十萬人馬。
而且這裡是日本人重要的海軍基地,聯合艦隊必定會死保這裡,把陸軍暴露在海軍的炮口之下,除了那位前後需要空一格的某公,正常人是想不出來這種戰術的。
暫時留著旅大,還能分散日本人的精力,只要對日本人保持壓制態勢,避免他們以旅大為基地,發動反攻,這就足夠了。
而將戰鬥的重點放在了朝鮮方向,奉軍就有漫長的戰線,可以從容選擇突破,充分發揮奉軍在炮兵,裝甲兵和空軍方面的優勢,正好可以揚長避短。
外線作戰,無論打生打死,損失的都是朝鮮,都是日本,因此奉軍也不用心疼。而一旦旅大被打殘了,多少億的投資,化為烏有,張廷蘭絕對要心疼死。
張廷蘭的算盤就是殺入朝鮮半島,迫使日本人走到談判桌前,然後和平收復旅大。這個主意提出來之後,也得到了蔣百里和楊宇霆的一致贊同,這兩位智囊也對張廷蘭的戰略眼光越發的欽佩。
能忍住收復故土的衝動,這絕對不是常人能夠做大的,因此新的作戰計劃就形成了。第四師和第六師組成遼東軍團,負責壓制關東軍的殘部,奉軍的主力則全部押到鴨綠江一線
秦威所部正式升級成北線軍團,負責從圖們殺入朝鮮半島,姜登選所部編為南線軍團,主要負責突破新義州方向。至於中線軍團,則是被張廷蘭寄予了厚望。配屬了奉軍最精銳的幾支部隊。
其中包括張廷樞統帥的裝甲師,這支強大的突擊力量,是張廷蘭手上最大的王牌,因此張廷蘭不願意讓日本人過早的覺察到,因此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之中,根本沒有派出來,而是把裝甲部隊作為突破鴨綠江的關鍵。
除了裝甲師。還包括了邊防軍的第三,十三,十五三個師,以及馬占山的騎兵師,兩個獨立炮兵大隊,一個最新組建的工程兵部隊。三個轟炸機大隊。
如果再加上了王牌第一師,這個軍團的總兵力接近十萬,堪稱奉軍最強大的鐵拳,整個部署下達之後,張賀年就再也不抱怨什麼了,相反臉上全都要樂開了花。
光是在腦中想想,十萬大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之下,殺過鴨綠江,在朝鮮半島橫衝直撞,就讓人熱血沸騰,大帥的這個決定實在是太英明瞭!
不過就在中線軍團調兵遣將的時候,秦威的北線軍團已經取得了突破,奉軍和日本人的戰鬥是從張鼓峰開始的,圍繞著這塊高地的廝殺。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
負責朝鮮方面的正是日本的第十九師團,這也是一支兇悍的部隊,數次組織猛攻,搶佔了張鼓峰。不過在初期的勝利之後,日本人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認為由此打通了前往海參崴的道路,就可以切割奉軍和遠東帝國。使得遠東廣闊富饒的土地落到日本人的手上。
可是這些日本人低估了奉軍的實力,就在偵察到日本人越過了哈桑湖,向遠東境內發展的時候,秦威果斷下令。第七師作為先導,越過圖們江,就此殺入朝鮮半島。
第七師雖然沒有前面幾個師戰鬥經驗豐富,但是這支部隊也極具開創性,他們蒐羅了大量的漁船,挑選出大小差不多的漁船,然後安上長寬都完全一致的厚木板。
這種特製的船隻開到江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