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滿清時代開始,一直到民國,陸陸續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加起來至少有三千個以上,每一個條約,就彷彿是一道枷鎖,將中國死死的捆住。透過這些不平等條約,列強每年從中國攫取數以億計的財富,造成了中國積貧積弱。
清末的時候,中國的人口大約是4.5億,而到了49年,人口是35.4億,增長數字不過是九千萬而已,三十八年增加九千萬,以當時的生育率來計算,每年至少有兩三千萬人非正常死亡,或是死於飢餓,或是死於戰亂,或是死於疾病。
而建國之後,七年時間,人口增長了一個億,同時人均壽命還提升了十幾歲。這種天差地別的變化,也能看出一個獨立有序的國家,一個強大的政府,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究竟有多重要的作用。
廢除不平等條約,絕對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夢想,而此時終於有人正式喊了出來,中國不會在繼續跪拜搞外交,一個大國要站立起來。
聽到張廷蘭這番話之後,場下的議員全都忍不住站了起來,用力的拍著巴掌,掌聲如同潮水一般,久久不願意停止,很多人都把手拍紅了,拍腫了。
他們毫不懷疑張廷蘭的承諾,現在的中國已經和以往不一樣了,連續挫敗列強,給予大家空前的信心。
張廷蘭的這番表態,也為中英之間定下了基調,英國的殖民勢力必須退出中國,所有不平等條約必須廢除。
這兩點已經完全超出了英國人的底線,英國人聲稱根本不接受談判,而且還要派遣更多的兵力,來教訓中國。為此英國內閣還派遣了鐵公爵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組成編隊,趕赴遠東。
戰列艦可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武器,英國人一下子擺出了兩艘,的確有些人也感到了恐懼,榮臻就忍不住找到了張廷蘭。
“副總統,您看該如何應對才好啊?”
張廷蘭微微一笑:“英國人要是真想打,應該派遣陸軍過來,難道他們還以為咱們是滿清,只要開幾炮就會投降不成?說到底不過是給國內做做樣子而已,這兩艘軍艦的作用。多半是想保護香港,而非真正大殺一場。”
榮臻也恍然大悟,笑道:“您這麼一說,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只是如果英國真的是來保護香港。我們要不要把香港也拿下來呢?”
“不比。”張廷蘭果斷的說道:“香港不過是疥癬之疾,拿下來除了面子好看之外。實際作用並不大。反倒這是英國在遠東的支撐點之一,留著香港給英國,可以讓他們更痛快的做出讓步,真正應該注意的是這裡!”
張廷蘭的右手在中國的東南部劃了一圈,正好把琉球和臺灣都劃了進去,榮臻頓時眼前一亮。
“臺灣曾經是我們的領土。而琉球也是我們的屬國之一,這兩地正好堵在了中國東南通向太平洋的道路上面,要想讓我們的海軍走得更遠,必須要把這兩處拿過來。”
“沒錯。只要解決了臺灣和琉球,南洋都暴露在我們的面前,小小的香港根本無足輕重。以後參謀部要多多用心思,等到國內都安定下來,我們下一個目標就是日本。正所謂遠交近攻,我們在解決了日本威脅之前,還是要先拉攏西方,不能徹底撕破臉!”
江浙解決了之後,國內的大局基本上就定了下來,雖然兩國和西南還有不少土皇帝,但是基本上用政治和經濟的手段,就能把他們玩死。一個統一的中國已經露出了端倪,而且廢約行動開始之後,中國徹底擺脫枷鎖,就是眼前的事情。
到了這一步,張廷蘭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下一步的發展方略,說到底在二十年之內,中國的主要敵人還是東邊的日本和北邊的俄國,搶回臺灣,捎帶著把琉球也解決了,把日本趕回四島,中國的東邊的威脅就解除了。
另外最好要保持對俄國的壓力,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