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七章 分化瓦解,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多精明的商人全都從租界裡頭撤資,趕快離開,要不然讓老百姓衝進來,受到了點損失,他們都沒處哭去。洋人的地盤再也不安全了,這幫太上皇的好日子也過到頭了,很多富商全都進京,甚至跑到了東三省,那可是奉軍的老巢,總不會有問題了吧。
眼睜睜的痛失了這些租界,英國人已經被氣瘋了,堂堂大英帝國,竟然被中國的老百姓給欺負了,簡直就成了國際笑柄。而且最讓英國人心痛的還是在華利益的損失,英國人此時遠遠沒有醫治好一戰的損傷,如果在失去了從中國榨取利益的機會,大英帝國還怎麼恢復到鼎盛時期啊!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英國議會已經出現了對華宣戰的聲音,再打一次鴉片戰爭,將中國徹底擊敗,維護英國在華利益。
一時間開戰的聲音甚囂塵上,而此時英國的首相正是加拿大裔的安德魯,伯納爾,勞。作為保守黨的政治家,勞也是對華強硬派,不過有他有一個小麻煩,那就是身體狀況太糟糕了,根本沒有辦法承擔繁重的對外戰爭任務。
而且英國在遠東的兵力也十分有限,要想開戰,就必須從本土調動軍隊,可是這樣一來,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之內,只怕英國在華利益已經損失殆盡。
而且勞師遠征,幾乎跨越半個地球,勝算實在是太小了,現在可不是滿清的時代,隨便集結一兩萬人,就可以讓一個國家屈服。
要知道光是奉軍的兵力就超過了二十萬以上,而且這些士兵都是和日俄真刀實槍的拼殺過,英國想要擊敗這股力量,至少也要派遣十幾萬人。
出動這麼多的人馬,補給怎麼辦,武器彈藥怎麼辦,後勤保障怎麼辦,一大堆的麻煩都擺在了英國人的面前。當然也有人提議出動殖民地的軍隊,也就是從印度和東南亞調兵,可是這個提議很快又被否決了。
印度和東南亞都極不穩定,軍隊必須留下來強化控制,一旦調走了之後,說不定沒有把中國怎麼樣,英國就先失去了這些地區。而且說實話,英國政府當中也有明白人,這些殖民地的軍隊,都是一幫少爺兵,真的不堪用了。
算計來,算計去,英國還真沒有和中國徹底撕破臉皮,宣戰的勇氣,因此英國人只能繼續拉攏其他的列強,尤其是美國,共同出面向中方施壓。
別看美國人也不可能勞師遠征,但是作為第一大貿易國,美國人手中的籌碼還是非常多的,比如中國還要向美國大量進口石油,農用車輛,飛機發動機等等,如果美國人願意出手,至少中國的軍火工業就會受到致命打擊,這樣就有希望讓中國的那個年輕軍閥屈服。
對於說服美國,英國人還是有點把握的,第一雙方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打折骨頭連著筋。第二雙方在華都有大量的利益,所謂兔死狐悲,美國人不能不伸手拉一把。因此英國人開始集中力量,和美方溝通。
可是英國人看到了這一點,張廷蘭也早就看到了,英國不可能和奉軍開戰,唯一能使用的手段,就是經濟制裁。可是如果能把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拉住,英國人什麼制裁都會成為一紙空文。
因此在民眾衝擊租界的時候,張廷蘭特別要求,只許攻擊英國租界,其他的不要碰,而且隨後張廷蘭也發表了宣告,聲稱這是民眾自發行為,政府方面無意立刻全面廢除租界。
這麼一封宣告,就留下了繼續交涉的可能,美國人也是精明透頂,公使舒爾曼立刻秘密拜會了張廷蘭,想要看看中國究竟能出多少好處,美國人該把籌碼壓在哪一邊。
“公使先生,中英之間發生了令人遺憾的衝突,但是我可以保證,這不會是一場盲目的排外行動,相反我本人,包括政府的要員,我們都認為應該對外開放,和世界上,願意平等對待中國的一切國家,進行友好的經濟合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