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四章 衝擊權力,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立刻點頭說道:“沒問題,我會安排一些年輕工人專門學習,爭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培訓。”
熊夢遠也笑道:“大帥,我準備把克里斯蒂坦克的一些理念,融入新坦克之中,我估計半年時間之內,就能拿出樣車,兩年時間,保證能完成三個師的裝備。”
張廷蘭也在心裡頭默默計算了一下,坦克師的消耗是普通師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按照奉軍目前的力量,養三個師也到了極限。
另外如果一切都正常,再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是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小小島國,屁股下面又是地震斷裂帶,當一場空前的天災降臨之後,他們會如何選擇,用腳趾頭都能猜出來,搞不好中日之間,還會爆發衝突,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才能牢牢把握先機。
張廷蘭也十分贊同熊夢遠的計劃,新式坦克的各種關鍵點已經準備妥當了,就安心等著出成果了。另外新式的步槍也生產了十萬支,早在和日本開戰之前,奉軍就已經開始區域性換裝了,但是由於開戰又被拖延下來。
現在也正好到了加快速度的時候,新式步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使用,大家反應普遍非常好。七毫米的口徑,既保證了彈道的穩定性又擁有相當大的破壞能力,而且後坐力又在中國人的承受範圍之內。
奉軍已經進行了比較,新式步槍比起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槍,以及俄國的水連珠,都有相當的優勢,無論準確性,還是可靠性,都領先一籌。
張廷蘭已經下令,從主力部隊開始,全面加速換裝。奉軍吸收以往的經驗,在大戰之後,並沒有立刻休息,而是針對問題,先展開高強度的訓練。然後再逐步降低。按照張廷蘭的規定,訓練表現好的部隊,優先獲得換裝的權利。
換裝一直持續到了年末,主力部隊才終於調整差不多了。就在這個時候,王永江也來找張廷蘭了。
“拙言,這是我按照你的意思,搞出來的一份五年計劃。”
張廷蘭一聽,急忙接了過來,作為一個穿越者,恐怕沒有誰不知道五年計劃的威力。這可是主要後起國家,通向工業化的一條捷徑。
由國家制定出詳細的發展規劃和目標,然後集中全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奉軍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具備了搞五年計劃的資本。在幾個月之前,張廷蘭就授意王永江擬定一份計劃。
“拙言。這也是第一次弄這種東西。千頭萬緒,著實費了不少心思,也不知道制定的目標能不能實現。”
張廷蘭笑著說道:“既然是目標,就要制定的高一點,要跳一跳腳,才能夠得到。要是太容易了,反而沒有緊迫感了。”
張廷蘭翻看著計劃,其中詳細的開列著主要的工業品增長計劃,首先就是鋼鐵行業。現有鋼產量在五十萬噸以上,五年後計劃產量增加一倍,達到110萬噸,而且產業佈局也要發生變化,不能僅僅集中在東北,王永江計劃在包頭也加大投資力度,把包鋼發展起來,這裡深處內陸,受戰爭波及小。另外在外蒙也發現了一批鐵礦,也要適當建立一批工廠。
“如果能按照預期完成計劃,在鋼鐵這個單項上面,我們就差不多追上了日本人的腳步。另外煤炭的產量要有巨大的提升,計劃達到一億噸,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適當出口,換取外匯。而且不光是要挖掘東三省的煤炭,我準備在山西建設一批礦場。”
賣資源當然不算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但是在發展的初期,也不得不如此,至少中國的煤炭還相對豐富,多賣一點,也無所謂。
“岷源先生,我當然是同意這個設想,不過閻錫山會同意麼?”
王永江哈哈一笑:“他不同意不是還有軍隊麼,拙言難道不能逼著他同意麼?再說了閻老西兒這個傢伙,精明透頂,他已經申請加入新民黨了,也算是咱們自己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