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三章 乘勝求和,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人,因此笑著說道:“兩位公使,遠東戰事還沒有結束,談別的還太早了,而且我也不瞭解前線的情況,這些事情容後再談吧。”

克萊恩和艾斯頓一看張作相不上當,也只能先告辭離開,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這個念頭,而是全力發動了手中的力量,對奉軍進行了大力的吹捧。

各種報紙不斷的登載奉軍的各種訊息,稱奉軍是遠東第一強軍,誇獎張廷蘭是年輕有為的將領,中國的拿破崙,遠東的堅固屏障,上帝的盾牌……

除了報紙大肆宣傳之外,各國的武官也從看似公允的立場上發出了評論,宣揚奉軍是遠東最具現代化的軍隊,比起多數黨有著天大的優勢,只要下定決心,就能輕鬆獲勝。

隨著列強的吹捧,中國的一大批文人學者也都站了出來。他們也紛紛開始撰寫文章,指出俄國是中國最大的威脅,既然出兵遠東,就應該一戰成功,徹底將俄國這個威脅消滅掉,爭取北方的永遠和平。

由一個胡姓學者牽頭,其他幾個學者附屬,他們聯名在報紙上登載了給張廷蘭的公開信,他們認為消滅多數黨是列強共同支援的事情,中國理應參與其中,而且還要多出力,只有這樣才能扭轉中國的命運。他們還舉出了巴黎和會的例子,中國雖然參加了對德作戰,但是由於只派出了勞工,並沒有派出真正的作戰部隊,因此才有了巴黎和會的失敗。

要想贏得世界的尊重,就應該承擔責任,些許的犧牲是值得的,一定能從列強手中,爭取到獨立的地位。

有幾個人牽頭之後,不少學者和官員都相繼發來了類似的電報,鼓勵奉軍再接再厲,建立功勳。

面對一片沸騰的輿論,張廷蘭只想到了兩個字,那就是捧殺!列強這是想忽悠著奉軍,和俄國人死磕。然後他們好坐收漁人之利。這些胡亂吹捧,沒有任何的價值。透過和俄國人交戰,張廷蘭已經摸清楚了雙方之間的實際戰鬥力。

奉軍和俄國人只能說各有千秋。奉軍能在遠東勝過俄國人,一方面是準備充分。一方面是地利優勢,補給線比較短,能夠從容的調動兵力。

如果繼續往歐洲方向打,優勢和劣勢就會逆轉,俄國人就會佔據上風,這是再清楚不過的事情,無論誰說。張廷蘭都不會頭腦發熱,把來之不易的局面給葬送了。

“百里兄,你看看這封公開信,有什麼想法沒有?”

蔣百里冷笑一聲。輕蔑的說道:“下賤!”

楊宇霆也點點頭,十分感慨的說道:“拙言,在沒遇到你之前,我對著這些學者還是很欽佩的,雖然偶爾覺得他們的觀點值得商榷。但是總歸還是為了這個國家好。可是到了現在,我才絕對這幫人可能屁股已經坐到了洋人的懷裡,他們口口聲聲要求人格獨立,反對迷信盲從,可是這些人為何對西方如此迷信。實在是讓人費解!”

“沒什麼好費解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些學者留學國外,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理念,洋大人只要稍加籠絡,就成了西方的奴隸。”

蔣百里一面說著,一面指著公開信上面的一段,冷笑著說道:“他們居然替巴黎和會狡辯,列強欺凌中國,他們不去從列強身上找問題,反倒責怪中國人犧牲不夠,這不是混蛋邏輯麼?”

張廷蘭也冷笑著說道:“列強欺凌中國多少年,雙方是生死之仇,對付他們,唯有刺刀而已。讓我們用自己的鮮血,替列強賣命,然後爭取列強施捨來的獨立,如果這不算下賤,世上就沒有什麼叫做下賤了!”

說到了這裡,張廷蘭也猛然想起了後世的某個南亞大國,先是替宗主國打了兩場世界大戰,也想靠著犧牲自己,換來獨立,結果主人不允許,他們就玩起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拿著刀,對著自己的脖子,威脅主人說,你不讓我獨立,我就死給你看!

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