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零一章 閻錫山,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張廷蘭的命令之後,他們立即行動起來,老馮扯起大旗,收攏舊部,張宗昌在遠東干過,手上還有三千名白俄士兵,這兩個人湊到了一起,可謂是珠聯璧合。

一個反覆無常,一個卑鄙無恥,簡直就是完美的組合。不到半個月時間,馮玉祥就召集了五千多人,北洋政府的任命也下達了。不過並不是張廷蘭要求的西北邊防督辦,只是給了一個宣撫使的名頭。但是不管如何,馮玉祥已經有了進軍西北的由頭,大軍隨即開拔,浩浩蕩蕩的向西北進發。

就在馮玉祥出兵的十天之前,山西督軍閻錫山也秘密的來到了奉天,張廷蘭並沒有立刻接見閻錫山,而是安排了閻老西去各地參觀。

陪同閻錫山參觀的正是喬瑞軒,喬瑞軒是晉商出身,最早和張廷蘭進行合作,現在產業發展已經十分驚人。他剛剛投資建設了一個農用機械廠,主要生產小型柴油拖拉機。東北平原廣闊無比,這些機器很受歡迎,還沒有下線,就已經接到了大量的訂單。

閻錫山在喬瑞軒的陪同之下,首先參觀的就是這個生產拖拉機的廠子。閻老西剛剛來到廠門前,就徹底被驚呆了。

工廠區足足佔地二十畝之多,高大的院牆,嚴格的管理,走進一看,機械轟鳴,所有的工人各司其職。完全採用流水線的生產模式,每個工人負責一道工序,全都一絲不苟,宛如機器一般。

半個小時左右,一個單缸柴油發動機就被組裝出來,閻錫山看的是目瞪口呆。他其實也在向著自造軍火努力,先是在太原建立起軍械維修廠,然後又試圖自造槍支,不過由於機器裝置簡陋,完全採取的小作坊的模式。

生產一個槍托就要三四天的時間,修一支槍,要一個月,每個月生產槍支的數量也不確定,三五支,多的時候七八支,根本沒法應付部隊的消耗,只能說聊勝於無。

不過這在全國的軍閥當中,也算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大多數的軍閥連造軍火的意識都沒有。

喬瑞軒偷眼看了一下陷入呆滯的閻錫山,笑著說道:“閻公,這只是民用工廠,生產效率還相當低,工人也不夠熟練,如果到了奉天和吉林的兵工廠,那才叫大手筆呢,槍支就像流水一樣,一個月輕輕鬆鬆能造幾萬支,如果完全動員起來,達到幾十萬支也不是什麼難事。”

一聽到這個訊息,閻錫山徹底懵了,半晌才說道:“喬兄,你不是騙我吧,奉軍真有這麼厲害的本事,我當初在日本留學,日本的工廠也未必有這個能耐啊!”

“閻公,要是沒有這個本事,奉軍憑什麼能讓俄國人低頭,勝利就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每天軍火的消耗量都是相當驚人,要不怎麼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呢。”

閻錫山也勉強平靜了一下心緒,他略帶遲疑的問道:“喬兄,這東三省的基業都是蘭帥一手打造出來的?”

“沒錯,我也算是走了好運,蘭帥剛剛創業的時候,我加入了奉天實業團,最初我們生產罐頭,被服一類的東西,全都賣給了協約國,換來了最初的發展資金。實不相瞞,接著又靠著向俄國走私,換來了不少機器,從那個時候開始,奉軍就有了自造軍火的能力。接著和美德等國合作,陸續引進了相當數量的機器,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除了大型的船舶動力之外,日本人能超過我們的已經不多了。”

有了實力,還要進行展示,喬瑞軒除了給閻錫山介紹奉軍的發家史之外,又拉著老西參觀了大量的奉天工廠。包括髮電廠、拖拉機廠、飛機廠等等,每到一處,老西的心臟就受到了嚴重的摧殘。

大型的生產線,就是想臥在地上的鋼鐵長龍一樣,那些工人有條不紊,一切都宛如機器一樣,沒有任何的差錯。

小到螺絲釘,大到飛機坦克,應有盡有,奉軍幾乎能夠生產一切東西,而反觀山西,卻幾乎什麼都不能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