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六章 復仇的號角,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笑話,要是讓其他列強也參與進來,那豈不是變成了八國聯軍了,還能談出什麼好結果。因此中國堅決要求雙邊解決,並且釋出了動員命令。

除了已經入關的六個師的部隊,關外又集中了五個師,整裝待發,隨時進關,張廷蘭已經把態勢擺的很清楚,英國人要是不讓步,奉軍就用武力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種強硬的態度,讓英國人十分撓頭,英國國內也有很強烈的聲音,要求和中國開戰,懲罰這些不知好歹的土著。比如丘吉爾那個大胖子,就在議會之中,上躥下跳,強烈要求扞衛大英帝國的尊嚴。

可是英國政府腦子還算清醒,奉軍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想要打贏奉軍,只要需要十萬以上的部隊。大英帝國還有本事搞這種遠征麼,顯然不現實。

就算全面制裁中國,英國都無法承受這個損失。剛剛從大戰之中走出了大英帝國,欠了一屁股債,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正是看透了英國人的外強中乾,張廷蘭讓顧維鈞在談判桌上,寸步不讓,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都要讓英國人低頭服輸。

“拙言,現在南方各省,尤其是長江一帶,對局勢多有抱怨。”唐紹儀忍不住說道。

“少川先生,是民間,還是商人呢?”

“當然也商人居多,對抗持續了幾個月,不少人都積壓了大量的商品,每天都在損失,誰也承受不住啊。而且聽說股市相繼崩盤,很多人都自殺了。”

張廷蘭微微一笑:“用商人的想法,永遠沒法玩政治。政治講究的是孤注一擲,比起戰場都要殘酷。這次和英國人較量,蒙受損失是必然的,但是關鍵要看這個損失值不值得付出,至於別的,全都不在考慮之中。”

唐紹儀也忍不住點點頭,雖然他不贊同張廷蘭如此無情,但是他也覺得如果能最後談成,對中國的好處就太大了。

“拙言,目前英國人已經同意擱置庚子賠款了,之前美國和法國也都提出退還餘款,另外我們又打敗了日本人,賠款自然不用付,也就是說庚子賠款這個包袱就算是甩掉了。如果再逼著英國人同意延遲償還其他的賠款,那麼每年財政就能多出兩千多萬元,有了這筆錢,中央的財政就能自給自足,而不用仰仗著東三省輸血了!”

堂堂中樞政府,指著地方資助,這是非常丟人的事情,唐紹儀早就想著解決財政的問題,藉助這次的機會,為中國爭取一個喘息的機會,他是求之不得。

張廷蘭也笑道:“不只如此,除了賠款之外,還有關稅的問題,這可是關乎到實業能不能發展起來的命脈,把關稅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既能夠增加財政收入,又能夠保護我們的工業,我讓人估算了一下,光是關稅自主這一項,我們的財政每年就能增加五千萬以上的收入。”

聽到這個數字,唐紹儀也把嘴巴張得老大,一增一減之間,財政就能增加六七千萬的收入,等於是原來的兩倍了,這下子唐紹儀也有種陡然而富的感覺。

總理就是大管家,有錢什麼都好辦,沒錢就處處抓瞎,因此聽到這個訊息,唐紹儀是高興壞了,有了錢,自己這個總理才能當得有滋有味。

“拙言,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不知道你準備怎麼花呢?”

“削藩!”

張廷蘭毫不遲疑的就吐出了這麼兩個字,其實從進入北京的那一刻開始,張廷蘭就有削藩的打算,統一軍權,才是建立強大政府的基礎。

但是張廷蘭又十分清楚,削藩是要花錢的,不然將各地動輒幾萬人的部隊解散了,那是要造反的,不過要按照奉軍的標準,進行整編,張廷蘭又沒有那個財力,因此只能擱置。

可是如今北京的財政看到了轉好的希望,張廷蘭對於這一步,已經是迫不及待了。唐紹儀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他也非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