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三章 百萬大移民,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保持軍隊的獨立性,張廷蘭又成立了軍事委員會,按照憲法規定,大總統才是三軍的最高統帥,因此黎元洪的面子還要照顧,因此軍事委員會的主席依舊是黎元洪,不過常務副主席則是落到了張廷蘭的頭上,孫安虎也出任了副主席,蔣百里則是出任總參謀長。
此外還設立了最高科學院,首任院長落到了鄺榮光的頭上,東三省這些年積累的大批專家,也都入選。
內閣徹底改組之後,代表性更廣泛,效率也更高,而張廷蘭對於軍政的控制,也到了水潑不進的程度。
中央在積極的調整之中,西南也漸漸趨於安定。這一天,蔣百里突然找到了張廷蘭,他笑著說道:“拙言,這是西南的一些軍閥名單,按照計劃,這些人都需要進入國防大學學習,只有培訓合格,才能夠重新出任軍官。”
張廷蘭也看了一下名單,上面有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潘文華,楊森,龍雲,盧漢,王家烈等等,也都是都在民國曆史上,留下過名字的人物,張廷蘭看過之後,突然拿起了筆,在最後又加了三個人名,一個是王銘章,一個是範紹增,一個是劉明昭。
蔣百里一看,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他當然不知道張廷蘭有著後世的記憶,在蔣百里看來,這傢伙準是在西南佈置了大量的沿線和耳目,正是如此,才把西南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連什麼人能用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張廷蘭也沒必要做過多的解釋,他像沒事人一樣,笑著說道:“能在亂世之中,嶄露頭角。都算是有些本事的,這些人只要好好教導,說不定都會成為國防軍的骨幹,不過一定要把他們身上舊軍閥的習氣改掉,不然容易影響軍隊的風氣。”
“這點放心吧,我會抽調最嚴厲的教官,另外該安排了幾個德國人,保證不會有問題。”蔣百里道:“前不久馮玉祥通電下野,西北的部隊群龍無首,拙言你看該怎麼辦呢?”
馮玉祥從四川撤回之後,還想著繼續控制西北,可是這時候秦威和榮臻已經率領著軍隊西進了。老馮並沒有膽子對抗,偏偏這時候,傘兵又在川南大顯威風,知道了情況之後,頓時把馮玉祥給嚇壞了,最後一點和國防軍爭雄的心思也都沒有了。
他也怕張廷蘭秋後算賬,因此立刻通電下野,要出國考察,說白了也就是避難去了。張廷蘭倒是沒有阻攔,馮玉祥這個傢伙,反骨太深,張廷蘭並不願意用他,也只能放走。
至於西北軍,其實有些良莠不齊,在抗戰之中,西北軍將士浴血奮戰,立下過汗馬功勞,從整體來說,西北軍抗戰遠遠好於中央軍,這也是抗戰史上非常無奈的一幕,雜牌軍出身的將領,往往奮死力戰,以身殉國。或許他們都知道自己身上帶著內戰的原罪吧。
包括西北軍,川軍,桂系的人馬,無不如此,至於真正裝備精良,天之驕子的中央,卻往往上演了一出出鬧劇。
桂永清帶著一個裝備精良的27軍,竟然守衛蘭封不到一天,就撒腿逃跑,另一位黃傑更是了不起,還沒看到敵軍的影子,也撒腿逃跑。這兩位比起在藤縣殉國的川軍將士,簡直就是兩堆狗屎,
他們的無能潰敗,才下令掘開花園口,數日之內,89萬河南百姓喪命,隨後更是遺禍無窮,而日本人損失最多也不過1000左右而已。至於長沙的文夕大火,更是一場可悲的鬧劇,敵人還在一二百里之外。結果制定焚城計劃的人忽略了城中也可能出現火災的問題。
結果一把大火,長沙徹底被燒了,連軍隊的傷員和家屬也都死在了大火之中。這種焦土抗戰,要是再來幾回,只怕中國就要亡了。倘若是中央軍能把對自己人的狠辣,拿出十分之一,用在抗戰的沙場上,也不至於被日本佔據了大好河山。
當然在雜牌軍之中,也有一些有問題的分子,總體來說,比起副總裁都投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