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三十七章 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說起研究通用機槍,也是凡爾賽條約把德國人逼出來的。不讓裝備重機槍,還想保持應有的火力,就只能打擦邊球。”

中德之間早有密約,德國也派遣了不少軍事技術人才到中國,毛瑟公司,萊茵金屬這兩大軍工巨頭還在中國驗證過新式武器。

在一戰之中,德國人就是最先意識到機槍的價值,而隨著武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坦克,裝甲車,運兵車,天上的飛機,水裡的軍艦,都需要裝備大量的機槍。

因此德國人就決定研製通用機槍,只不過此時德國政府還比較軟弱,軍隊只能偷偷摸摸的在中國研究。中方的技術人員也加入了其中,並且提出了相當多的建議。而且根據實戰經驗,提出了改進方案。

總體上來說,新款的通用機槍就在中德聯手之下,提前誕生了。機槍的設計和德國的mg34通用機槍差不多,槍空重12.1千克,含三腳架19.2千克,備有75發子彈的單鼓,也可以使用彈鏈供彈,在輕機槍的狀態,射程800米,重機槍狀態1800米,射速則是每分鐘800至900發。

研製成功之後,就在中**隊當中做了實驗,士兵們都非常喜歡這種威力強大的機槍,而且軍方也和世界各國現役的機槍做了比較,這款機槍都是頂尖的。

張廷蘭也清楚mg34在二戰之中的輝煌戰果,能夠提前研發出來,他自然是非常高興,有了這兩款機槍,已經基本滿足部隊的需要了,面對二戰已經足夠了。

“大總統,德國佬在設計東西上面,總是有些過於複雜,雖然十分精良,但是價錢居高不下,工藝要求也非常嚴格。這樣一挺機槍就要49公斤鋼材,浪費相當嚴重。不過通用機槍這個思路非常好,我建議在德國人的基礎上,再研製完全中國血統的通用機槍。”

“嗯,研製好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部隊要儘快換裝。時間不等人啊!”

“請總統放心。”韓麟春信誓旦旦的說道:“我們在步槍和衝鋒槍上面,也有了新的進展,研製出了新的槍支。”

說著話韓麟春拿起了一杆嶄新的步槍,笑著向張廷蘭介紹道:“這款步槍的原型來自美國槍械設計師加蘭德,我們花了巨資,從他手上弄到了圖紙,順道還買了專利。老式的打一槍,拉一下槍栓的步槍已經有些落伍了,部隊需要能夠自動裝彈的武器,而這杆步槍就能給我們計程車兵全新的體驗。”

張廷蘭一聽加蘭德三個字。就猜到了這款步槍就是大名鼎鼎的m1加蘭德步槍的中國版。m1加蘭德步槍是二戰公認的最好步槍。可靠。耐用,絕對堪稱一代經典。伴隨著美國人打了幾十年的戰爭,只是沒想到竟然提前出現在了中國這邊,實在是非常有趣。

看過了步槍之後。又看了看卡賓槍,同前面三種槍支不一樣,新款的卡賓槍是中國方面自行研製的。而且張廷蘭還參與了其中,他參考了一些後世美國m2卡賓槍的一些特點,提出了中國的技術標準。

經過設計師的努力,終於拿出了成品,美國的m2卡賓槍不只能夠代替衝鋒槍的作用,在300米之內,還有一定的準確性。甚至能承擔衝鋒步槍的職責,是相當成功的槍支。當然也有一點缺點,就是重量太輕,造成了槍口上揚,影響精度。

在設計的時候。增加了一些重量,有效的克服了這個問題。在這幾款新槍之中,韓麟春最喜歡火力兇猛的卡賓槍。

“大總統,這槍威力真不錯,但是消耗也相當大,隨手一扣扳機,15子彈就沒了,讓人肉疼啊!”

“中國早就今非昔比了,尤其是有了中亞和智利兩個銅礦來源地之後,咱們不缺銅,造子彈就像喝水一樣容易。反倒是士兵生命最寶貴,在戰場上不論消耗多少子彈,能減少傷亡,全都是值得的,你們只管裝備就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