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四章 蘭新鐵路,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時日本一年的消耗是500萬噸,正因為如此,小鬼子才拼了命,甚至不惜和美國開戰,要把石油搶到手。

目前東南亞也有三四百萬噸的產能,其中婆羅洲約佔一半左右,徐樹錚他們目前控制的區域,一年能生產100萬噸,如果加大開採力度,能達到150萬噸,這個數額已經能滿足中國目前的需求了。

陪著張廷蘭一同看這個清單的還有蔣百里,一貫溫文爾雅的蔣百里看到了這裡之後,都忍不住把眼睛瞪圓了。

“拙言,無論如何,都要支援他們,必須把石油控制在手裡!”

“百里兄,你怎麼也這麼著急了?”

“不著急不成啊。”蔣百里笑著說道:“機械化軍隊可是拙言你的倡議,不過要想給軍隊裝上車輪,披上重甲,最需要的就是這些黑色的血液,要是沒有石油,什麼都玩不轉啊。”

其實不只是軍隊,其他地方也需要大量的石油,現代農業就是石油和化肥支撐起來的,為了保證糧食供應,張廷蘭已經在東北和西北大力的建設農場,鼓勵使用農機。

基本上富裕起來的農戶都會買一個手扶拖拉機,使用單缸柴油發動機,在十馬力左右,翻地,播種全能用上,平時還可以用來拉貨。

別看一個小東西不起眼,但是十幾萬輛,幾十萬輛之後,消耗量就相當驚人。雖然目前柴油只是提煉汽油過程的廢棄物,價格不高,但是每年也要消耗上千萬的資金。

而且根據估算,到了二五計劃,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將增加四倍以上,尤其是中原土改結束之後,也會引導農民走向農場經營。需要的農機也會翻倍。

一年消費500萬噸石油,而國內的產量目前只有50萬噸,這個缺口怎麼彌補,不光是張廷蘭,王永江等人也是愁白了頭。

張廷蘭不是沒想過開發大慶油田,他甚至授意地質專家去考察了,可是得出的結論的確可能有油,但是埋藏深度已經超過了開採的能力。

另外張廷蘭又讓人考察了一下勝利油田。還別說真的鑽出了石油,但是也有麻煩,勝利油田算是中國地質情況最複雜的油田,以現在的技術,每年能開採出來的十分有限。

張廷蘭都幾乎一籌莫展了,突然發現了一個大寶庫就擺在眼前,他哪能不動心啊。張廷蘭仔細的看了看。然後略微有點遺憾的說道:“百里兄,婆羅洲雖然有油田,但是這些油田都控制在了英荷殼牌公司手裡,想要拿到手,還要過英國人這一關啊。”

“英國也比美國強。”蔣百里毫不猶豫的說道:“不管怎麼說,婆羅洲就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等到擁有了三個航母戰鬥群之後。南海就是我們的洗腳盆。平時給英國人點錢,到了戰時,他們敢封鎖,我們就動手搶,也不用擔心什麼,美國人可是遠在大洋另一頭,我們只能徒呼奈何了。”

張廷蘭也是哈哈大笑:“百里兄高見,照這麼說,我必須加大對南洋的支援力度了,光是送武器還不行。最好派一批志願軍過去。”

張廷蘭漸漸的打定了主意,他再往下面看,只見下面還開列著大量的寶貝,比如金礦,一年的產量至少有20噸,還有大批的木材,在後世中國也大量的從南洋進口優質木材,木頭可不止能做傢俱。電線杆,鐵路的枕木,全都是用硬木製成的,中國正在大規模建設之中。木材缺口也與日俱增,要是能大量弄到南洋的木材,也是一大助力。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大米,煤炭,金剛石等等,樣樣都打動人心,蔣百里看完之後,忍不住說道:“拙言,要是能把婆羅洲拿到手,至少能承擔五百萬的移民,不僅能緩解中國人多地少的問題,而且還能多一個海外省,多一個大糧倉,想想都讓人垂涎不已啊!”

“歐洲人早殖民了三百年,果然留下了太多的家產,這些好地方都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