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五章 邊疆勵志故事,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的不是張廷蘭,而是馮玉祥,說起來老馮也是替人受過。在修築鐵路的時候,馮玉祥強徵大量的民夫,敢不去修路,就會把扣上叛亂的帽子,為此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說每根枕木下面,都躺著一具白骨。
對此張廷蘭和楊宇霆是心知肚明,隨後秦威和榮臻率軍入新疆之後,也是徵集了不少民夫,不過他們做事有些節制,這些民夫都給予了一些補償,不過對於叛亂分子,他們就沒有多少客氣了,基本上抓到之後,全都送上了鐵路給活生生累死了。
這個時候楊宇霆這麼做,毫無疑問是要把責任都推給馮玉祥,讓他背黑鍋,而政府方面則是收拾人心。
當然記者對於這些並不清楚,或者說也不願意清楚,這也是宣傳的需要。楊宇霆一面說著,一面笑著指了指旁邊的一個年輕人:“他叫阿里木,是這次列車司機,作為一條連通內地和新疆的鐵路,將給新疆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新疆同胞也將享受這個殊榮,成為歷史的親歷者!”
楊宇霆說完之後,這些記者都將鏡頭落在了這個叫做阿里木的靦腆少年身上,鎂光燈不斷的閃動,阿里木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的臉蛋漲得通紅,手腳都不知道放在哪裡,邊疆落後地區,幾乎被很多人都給忽略了,阿里木恐怕是第一個被如此如此關注的年輕人,媒體也開始關注這個年輕人背後的故事,甚至準備給他設立專門的報道。
隨著國防軍入新疆之後,張廷蘭就設立了專門的獎學金,獎勵新疆地區的優秀學生,成績不錯的,可以進入內地進修學習,學成之後,能夠返回新疆工作。另外還特別挑選了一批極端貧困,地位低下的年輕人,阿里木就是其中之一。
在國防軍進入新疆之前,阿里木家中世代替寺院幹活,基本上就是奴隸,他從小就幫著放羊,經常捱打捱餓,他也曾多次試圖逃跑,不過都被那些神職人員給抓捕回去,平時宛如聖賢的一群人,打起人來,一點都不手軟。他們有無數折磨人的手段,五花八門的刑具,鞭子,夾棍,老虎凳,不一而足,不少奴隸就被他們折磨而死。
那次阿里木因為弄丟了一隻羊,又被吊起來毒打,阿里木皮開肉綻,幾乎昏死過去。這時候正好國防軍清查到了寺院,將他救了出來,經過救治之後。阿里木就和有著幾乎同樣遭遇的50名年輕人送到了內地培訓。
這些年輕人大多數基礎薄弱,只能送到技校,接受職業教育,不過阿里木之前認識一些字,尤其是他清楚這是唯一改變他命運的機會,因此他如飢似渴的學習,用了兩個月時間突破了語言障礙,緊接著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幾乎完成了別人一年半的課程。
勤奮好學,表現突出,阿里木得到了進入專科學校的機會,在所有邊疆年輕人當中,算是第一個,他現在還是一個學生,正在更拼命的學習。由於張廷蘭的特別交代,楊宇霆也意識到了要讓邊疆地區也感受到國家的發展,享受到自我實現的榮耀,尤其是要樹立一批勵志典型,讓所有人都看到改變命運的希望。
因此楊宇霆才要求把正在學習的阿里木找了出來,讓他負責駕駛這第一班列車,當然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不然這個毛頭小子弄出什麼問題,那可就麻煩了。
當所有鎂光燈聚焦在阿里木身上的時候,這個靦腆的少年也有些不知所措,楊宇霆笑著拍了拍他的肩頭:“小夥子,不用緊張,你要是這樣,我們這些乘客可不敢坐車了!”
楊宇霆一句話,周圍人都跟著笑了起來,這些善意的笑容,讓阿里木也放鬆了不少。他突然向楊宇霆敬了一個軍禮:“長官,保證完成任務,不會有任何差錯。”
“好!”楊宇霆也笑著說道:“國家是所有人的,我們的國旗是五色旗,代表著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其實不只是五族共和,所有生活在這片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