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一章 黎元洪死了,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路,抱歉!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成功過,所以還是相信現實,比相信虛妄的幻想要好。
話說回來,日本人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1910年,生絲出口佔據了世界的四分之三,把中國遠遠甩在了後頭,失去了這個最後的產業,大清的財政也急速惡化,很快就徹底垮臺了。
而日本從此之後,就一直獨霸著生絲產業,他們的生絲出口達到了世界的**成,佔本國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強,美國市場百分之九十的生絲都是日本人提供的。因此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女人最鍾情的絲襪一下子就成了緊俏貨。黑市上甚至能賣到上千美元一雙,還有大量的女人趨之若鶩。
根據當時的調查,有三分之二的女人選擇絲襪是最重要的東西,而選擇男朋友的僅佔三分之一,由此可可見,女人對絲襪的瘋狂。
日本人壟斷著生絲出口,每年能帶來將近十億元的出口額,可以說日本的工業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生絲支撐的,這也是日本最重要的拳頭產品之一。
張廷蘭在東三省起家,並不是傳統的生絲產區,而且日本生絲產業大勢已成,想要競爭十分困難,因此張廷蘭一直沒有對生死產業下手。
但是經過了土改之後,南方的絲綢傳統產區也都進行了整合,桑農也不再是一盤散沙,專業種植園已經初露端倪,可以說中國的生絲已經具備了和日本爭奪世界市場的基礎,而且憑著中國的現有實力,也不用在乎日本的抗議。
發展生絲產業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了,因此張廷蘭才會在這個時候,拿出大把的資金進行扶持。中國人在絲綢上多賺一塊錢,日本人就少賺一塊錢,這就像北冥神功一樣,我吸收你的內力,反過頭再去打你,一下子起到了兩倍效果。
在二戰中之前,日本人最主要的收入一方面是對美國的生絲出口,一方面是對中國的工業品出口。而此時中國市場已經被國貨佔據了,要是北美市場再到了中國的手中,日本這個島國就等著被徹底邊緣化吧!
張廷蘭決定進軍生絲產業,也讓王樹翰十分的振奮,笑著說道:“副總統,中國從漢代開始,就開闢了絲綢之路,這可是幾千年來,老祖宗一直傲視天下的拳頭產品,結果子孫不肖,竟然失去了這個優勢產業,現在也該拿回來了。只不過日本人剛剛在公共租界的問題上鬆了口,算是幫了我們一把,轉手就去挖他們的牆角,恐怕有些不好吧。”
張廷蘭嘴角掛著一絲冷笑:“王行長,小鬼子精明著呢,他們會白幫忙麼?”
“日本人想要什麼?”
“剛剛顧維鈞給我發來一封電報,說日本提議讓臺灣獨立建國,這個新國家對中日兩國共同開放。”
“混蛋!”王樹翰一聽,就豁然站起,臺灣是甲午之戰,被日本人強行奪去的,這也成為了中日之間最難解的一個心結。
強大的中國必須奪回臺灣,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最缺少的就是戰略縱深,因此他們也死保臺灣,兩者之間,就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早晚會成為中日之間爆發衝突的導火索。
而日本方面面對著日漸強大的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壓力。這個時代的日本高層,還不都是榆木腦袋,他們想來想去,提出一個臺灣建國,中日公管的主張。經過三十多年的皇民教育,島上已經有大量的親日分子,而且還有大量的混血。新一代的島民已經被刻上了大和民族的烙印。
即便是真的獨立,日本人也能佔據優勢,這樣還可以甩掉中日之間最大的定時炸彈。另外透過南華的建國,日本人也看出了西方的衰落。他們也把目光放在了南洋,想要撈一筆。
尤其是剛剛登基的裕仁,更是垂涎南洋的財富,因此日本政府才會做出和中國緩和的決定。
“日本人這麼幹,無疑是在拿原屬咱們的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