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二章 飽餐一頓,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伯利亞對於俄國來說,就是一塊殖民地,只不過這塊殖民地有點特殊,是和本土連在一起的。一直以來,俄國人從這裡攫取資源,流放罪犯,到了後世,甚至把核廢料都放在了西伯利亞,基本上這裡就是俄國的大垃圾堆。
但是這塊“垃圾堆”卻關乎著俄國的興盛和衰敗,幾百年來,俄國人第一次遇到了挑戰,西伯利亞不安全了。
就在半天之前,中國出動了六十多架的轟炸機,對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展開了轟炸。這次行動是中國醞釀已久的,在轟炸之中,第一次使用了凝固汽油彈。
所謂為凝固汽油彈內部裝有汽油和其他化學制品的混合膠狀物,主要是天然橡膠。這種炸彈爆炸之後,能產生高溫火焰,內裝用汽油和其他化學品製成的膠狀物,爆炸時向四周濺射,發出一千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並能粘在其他物體上長時間燃燒。
二戰之中,美國就是把無計其數的燃燒彈投到了東京的上空,徹底將這座城市變成了墳場。在1945年3月9日夜間,334架b一29從關島直撲東京,實行輪番掃地式的轟炸,投下2000餘噸燃燒彈,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為平地,26.7萬幢建築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燒死人,實際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9萬,另外還有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殺傷效果比起關東大地震還要驚人。
對於將日本視作生死大敵的張廷蘭,自然不會放過這種高效的殺人利器。其實中國發展燃燒彈也不算晚。從德國搞到了火焰噴射器的技術之後,中國就一直在做著相應的研究。
早期的液體燃料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噴射出去之後,難以附著在物體上面,影響殺傷效果。經過實驗,用膠狀汽油效果非常好。這個發現上報之後,張廷蘭就下令部隊以此為基礎,進行燃燒彈的研究。
結果很成功的製造了燃燒彈。不過有一個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就是天然橡膠的價格十分高昂,無法實現大規模的應用。
轉機出現在了南華建國之後,雖然這個國家還沒有什麼人承認,但是也不妨礙和中國之間進行貿易,大量廉價的橡膠被送回了國內,燃燒彈也被大量的生產出來。
原本給日本人準備的大餐。沒想到竟然先落到了俄國人的頭上。幾十架中國轟炸機將數以噸計的凝固汽油彈投到了鄂木斯克的上空。
頓時就產生了驚人的效果,炸彈爆裂開了,熾熱的膠狀汽油四濺,只要沾到了身上,哪怕是一星一點,也會產生可怕的後果。
這些東西就像是豬油一樣。越拍打越猛烈,如果躺在了地上打滾,還會弄得全身都是火焰。有些人痛苦難擋,會拼命的掙扎,結果又把火焰甩到了旁邊人的身上。造成連鎖效應。
實際上對於沾上燃燒彈的人來說,最好的解脫就是一槍打死。這樣可以少受很多罪。因為在燃燒彈裡頭,還有大量的新增物,比如白磷一類的東西,一方面是為了增強燃燒的威力,一方面白磷還有劇毒,至少沾上了,就算燒不死,也會被毒死。
正是這種可怕的殺傷力,當燃燒彈落到了鄂木斯克城中之後,頓時就造成了可怕的火災,房屋被燒燬,各種建築被籠罩其中,人員也大量的被燒傷,燒死。
掙扎的淒厲叫聲,在鄂木斯克上空不斷的迴響,每個人就好像遇到了末日一樣,戰戰兢兢,到處亂竄。
而且更要命的是俄國人還沒有什麼防火的概念,西伯利亞又木材眾多,俄國人全都用最好的落葉松木取暖,很多家門口都堆積了大量的柴禾。
這些松木在燃燒的時候,噼裡啪啦,不只會冒出松香味,還會有油脂滴落,燒的別提多旺了。只不過這些平時最受歡迎的燃料,此時卻成了催命符,木柴燃燒起來之後,城中被大火吞噬的地方越來越多,俄國人瘋狂的掙扎,但是毫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