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三章 遠東建省,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拙言,截止6月1號,高原地區已經釋放了超過80萬農奴,其中有30萬人已經初步分得了牧場和田地,預計年內就能將所有的牧場劃分完畢。”
王永江笑著說道:“這個閻錫山辦事還是非常有能力的,乾淨利落,只不過搞得這手調虎離山可不怎麼光彩,有些人把狀告到了我這裡,要求徹查閻錫山呢。”
“做夢!”張廷蘭毫不客氣的說道:“還想著當奴隸主,過人上人的日子,絕對不成。現在光是沒收財產已經是便宜他們了,要是再敢折騰,就把腦袋也留下來。”
王永江一看張廷蘭殺氣騰騰的,就笑道:“拙言,你不會是想把這些人都殺掉吧,這麼做倒是一了百了。只是高原除了農奴之外,還有不少自由民,這些人對宗教領袖還有相當的虔誠,要是殺了,只怕會出現叛亂。”
“嗯,沒錯,正規軍並不可怕,就算拉出來十萬八萬的部隊,也架不住一頓炮轟。只是一旦憑藉著地形,像一群蚊子一樣,和你打游擊,就麻煩了。在高原地區,駐紮大軍的消耗太大,承受不起啊。”
“既然這樣,拙言有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妙策呢?”
“無非就是讓他們當個富貴閒人吧,只要願意交出一切權力,定期給他們點錢,然後各級政府當中,留一些職務給他們,也不要什麼實權,只是看著過得去就行。”
王永江點點頭:“沒錯,其實我們在蒙古也是這麼做的,這些年下來,蒙古的經濟持續發展,牧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原本的那些貴胄已經不再做白日夢了,老老實實的融入主流社會。只不過高原和蒙古還不相同。這麼辦恐怕會有遺禍。”
“哪裡有問題?”
“很簡單,蒙古雖然和高原再很多地方相似,但是蒙古和內地的交往更加緊密,從滿清開始,滿蒙就不斷的通婚。在蒙古社會當中,世俗力量更強大,宗教影響更低,只要和內地加強交流融合,很快就能奏效。但是在宗教勢力根深蒂固的高原,只怕一輪改造之後。還會有反撲啊。”
王永江這話一下子提醒了張廷蘭,的確如此,宗教的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力量。漢人在幾千年來,都是弱無神論的國家。從子不語怪力亂神開始,宗教註定了無法主宰中國社會。一旦出現了這種苗頭,中國的皇帝也從來不客氣。多少次滅佛行動。愣是將一個外來的宗教徹底逼得本土化。
如果說幾千年來,中國人信奉什麼,恐怕最主要的就是實用主義了,神佛都靠邊站。正因為如此,中國對於宗教傳統非常強大的社會,是不太理解的。人在矇昧愚頑的時候,會盲目的篤信宗教,但是一旦有了錢,稍微富裕。能夠靜下心來,也會去迴歸宗教。
正因為如此,初步分田分地之後,高原會暫時安定下來,但是舊的傳統不消滅,早晚還會有捲土重來的時候。
張廷蘭在辦公室來回走了幾圈,眉頭緊鎖,腦子中不斷的想著各種策略。在蒙古能夠成功,主要是蒙古資源豐富,只要把經濟發展起來,文教水平提上來,尤其是大力推行漢化,就沒有問題。
可是這些策略對於高原來說,就變得十分麻煩,四五千米的高原,在二三十年之內,都別想把鐵路修通,沒有基礎設施,就遑論經濟發展……
王永江也同樣如此,他也知道改變高原的難度,忍不住唉聲嘆氣。正在走著,張廷蘭突然把目光落在了百寶閣上面的一個彌勒佛上面。
黃玉雕琢的彌勒佛,只有半尺多高,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小佛像栩栩如生,看一眼就能讓人的心胸開闊不少。
張廷蘭也是突然靈機一動,忍不住笑道:“岷源先生,你說這尊佛像如何?”
王永江笑道:“我記得這是查抄慶王府的時候,搜出來的寶貝,這些滿清貴胄也的確搜刮了不少好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