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八章 雄心勃勃的抄底行動,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富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每當—個帝國站在了世界巔峰的時候,都會去攻擊阿富汗,而這也往往代表著一個帝國走向下鋪路,慘一點的如蘇聯退兵之後,國家就崩解了。

如果對阿富汗下手,也是張廷蘭一直頭疼的問題,這個歐亞大陸的心臟不能不拿到手中,但是如何控制阿富汗,避免走其他國家的老路,卻是一件大麻煩。

就在幾個月之前,阿富汗剛剛遭遇政變,國王阿曼努拉被趕下臺。這位國王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在昈昈年登基,同一年英國人就掀起了第三次英阿戰爭,一共三萬多英軍以印度為基地,猛攻阿富汗。

結果裝備jing良的英軍竟然敗在了阿富汗人之手,阿曼努拉帶領著阿富汗贏得了du li的地位,對於一個小國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這位戰場上的英雄竟然在十年之後,遭遇政變下臺,流亡到了〖中〗國,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此時張廷蘭就和這位國王並肩走在一起,阿曼努拉還不到90歲,也相當的年輕,只是遭遇政變,神情十分的落寞。

張廷蘭笑著說道:“國王陛下,我有一個冒昧的問題,不知道能不能問?”

“總統先生,有人建議我流亡印度,有人建議我去蘇聯,但是最終我選擇了〖中〗國,就是想知道您的看法。據我所知,在十年前,〖中〗國和阿富汗處在類似的情況之下,都被列強控制,但是這些年〖中〗國的改革成效巨大,而阿富汗卻陷在了泥潭之中。”

“國王陛下,我聽說您的一些改革措施是效仿土耳其的,也走進行世俗化,比如你頒佈憲法,取代宗教法規,甚至鼓勵女子上學,這在穆教之中,都是不被允許的。能做出這個變革,也足見您是真心希望阿富汗能夠富強起來,我本人也對您的勇氣感到欽佩。”

張廷蘭這話並非是說謊,如果阿富汗能沿著阿曼努拉的道路走下去,說不定宗教勢力早就被瓦解了。

“國王陛下,恕我直言,您的這些改革,並沒有觸及根本問題,只不過是蜻蜓點水。”

阿曼努拉一臉的疑huo,忍不住問道:“總統先生,我已經準備推行選舉制度,選出民選國會,然後施行政教分離,讓男女同校,推行世俗化的教育,難道這些還不夠麼?”

“國王陛下,有一家窮人和地主對面住著,有一天這個窮人發現地主穿了一件貂皮大衣,他就要穿貂皮大衣,聽說地主一頓吃八個菜,他也要吃八個菜,看見地主買了一輛新車,他也要買車,他認為只要地主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就一定能夠過上地主一樣的ri子,您覺得這麼做行麼?”

“當然不行,他是窮人,怎麼能和地主攀比呢!”阿曼努拉好歹也是當過十年國王的人,他說到了這裡,頓時就說不下去了。他自己的所作所為分明就是張廷蘭所說的那個窮人,沒有資本,卻想完全效仿西方,也難怪會出問題!

“國王陛下,窮人要想過富人的生活,最主要的是掙錢,這是最淺顯的東西。

在國政上面也是如此,逐漸讓國家富裕,逐漸強盛,然後在小步快跑,不斷的推動各項改革,這才是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偏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被西方的一些表象欺騙,只看到了一點皮毛,就急著。在〖中〗國也有大量盲目主張全盤西化的人,在我看來,他們正是讓一個重兵纏身的人,按照競技〖運〗動員的標準,進行訓練,國家早晚都會被折騰死!”

最後照搬西方制度的國家並不少,但是二戰後照搬的國家多數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希望到失望,一種失望到絕望。而且更加弔詭的是沒有一個國家是在一人一票的情況下完成工業化的,這對於那些整天吹噓西方的人,是重重的一記耳光。

說到底原因很簡單,就是經濟決定政治,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