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二章 雪域新曲,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公路修通,再往高原派兵,也不會那麼麻煩了。這塊最頑固的堡壘也終於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張廷蘭的態度十分明確,落後的農奴制度必須清理,而且還要大力推廣教育,移風易俗。
“拙言,高原其實算不上軍事問題,滿清的時候,趙爾豐帶著大軍,都能夠解決叛亂,更何況我們現在這麼強大的武裝。只是這是一場攻心之戰,要向千百年的傳統宣戰,恐怕不是那麼容易了。”
“沒錯,但是越是困難,就越要解決的漂亮。”
“既然拙言決心已定,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
張廷蘭將任務佈置下去之後,要想解決高原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軍事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其他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進行的就是輿論戰,搶奪道義的制高點。
宣傳部在張廷蘭的授意之下,大量的刊登了高原上的故事,如實的介紹了底層農奴的痛苦。當國人聽到這個時代還有用活人祭祀的事情之時,全都嚇傻了,誰也不會想到,一直在史書當中才有的東西,竟然在遼闊的國土上面,還有發生,這簡直是在挑戰人類的良知。
那些五花八門的刑具被展示出來,甚至有些逃出來的底層農奴敘述了自己的經歷,社會輿論就更加沸騰了。
生命竟然如此的廉價,那些滿口唸佛的僧侶,竟然能夠忘卻眾生平等的教條,把上百萬的人視作奴隸,任意的殺戮,這簡直是不可原諒的。
因此輿論強烈要求政府,必須採取行動,改變高原的狀況,甚至有些民間組織成立起來。他們派出志願者,進入高原,要去親眼見證高原的情況,為那裡的民眾尋找一條出路。
在“民意”的逼迫之下,張廷蘭也派出了一個調查小組,進入了四川。雖然名為小組,但是人員一點都不少,足足有幾百人之多,另外從鄰近地區,還抽調了三個師的兵力,隨時準備開進高原。
組長落到了閻錫山的頭上,副組長是陳炯明,他們到了成都之後,先是發出了一份邀請,希望高原的各位宗教領袖,貴族首領全都能齊整合都,共同商討問題,探索出一條合適的解決方案。
其實自從輿論大譁之後,高原上也是一日三驚,國防軍有多強大,他們不清楚,但是絕對不會有人天真的認為自己能夠對抗中央。現在輿論對他們非常不利,這些人都心驚肉跳,寢食不安。
得到了閻錫山的邀請之後,還算聰明的就立刻前來,終於陸陸續續,有幾百人彙集到了成都,還有一些人想要負隅頑抗,因此假託身體不適,並沒有前來。
閻錫山這手玩得既是調虎離山,也是投石問路,能來的,說明眼中還有中央,可以改造,不必一棒子打死,那些拒不前來的,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諸位,有些事情就像是小孩子打預防針一樣,不管那個孩子怎麼哭鬧,都躲不過去。因此聰明的孩子會故作勇敢,趕快結束,這樣還能從家長手裡拿到糖吃。但是有些比較笨的孩子就只會大聲的哭鬧,結果弄得家長不耐煩,最後依舊要挨一針,把自己折騰的夠嗆,還什麼都撈不到。在這裡啊,我希望大家都做一個聰明人,不要誤人誤己!”
就在閻錫山說這番話的時候,三個師的軍隊已經分頭開進了高原。上繳武器,農奴登記,牧場進行清查。
大批的公務人員,在軍隊的保護之下,展開了細緻的工作。當然有很多人對這些內地的官員不滿。他們組織打手,拉起人馬,想要反抗,但是軍隊可不是用來看的。只要稍微有點風吹草動,立刻軍隊就會展開行動。
將帶頭鬧事的殺掉,其他的人全都充當苦力,送到了西北等地。隨著高原清楚的逐漸清晰,分田分地的行動就開始了。昔日裡那些被壓在最底層的農奴,終於恢復了自由身,還得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