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棄京南逃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6章 棄京南逃,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來光和帝入主洛京,首先要拉攏抵禦外族的戚家,沒有人會罵戚家易志改節,朝廷為了倒長,發動北征,引發了南越暴亂,西蕃南侵,我們都是罪人,只有戚家,只有長公主,在為百姓而戰,在為種族而戰,在為故土而戰。”
“史館裡的太史會寫,戚家大義為公。”
“後世會評戚家彪炳千古。”
“若光和帝是個明君聖主,戚家還會被後世認為,是助南北統一的主要功臣。”
“而我們會遺臭萬年。”
……
四月初,姜朝大軍攻破了洛京永寧縣。
顯赫一世的白大將軍,被光和帝削掉了頭顱,懸於永寧縣城樓上。
光和帝召告世人!
此人中山狼,沽名釣譽,在世時,被南興帝敬為元老,對其信重有加,禮遇非常,便功不及大將軍,亦加封太保,成就武官巔峰榮譽,地位與大將軍等同,甚至還令其教導長公主騎射。
然,此人包藏禍心,不念及皇恩之浩蕩,卻助紂為虐,與姜賊狼狽為奸,助姜賊逼害先帝,篡奪皇位,巧取天命,行大逆不道之舉,其人不忠不義,不仁不信,堪為天下武將之恥也。
朕念及,其與長公主有教導之功,便留他全屍,只誅此賊頭顱,望諸君引此賊為戒。
訊息傳到京中,姜令榮驚惶失措,連忙召了朝中繼續支援他的大臣商量對策。
一行人商量了一晚,決定退守楚州,牢牢把控襄陽,重新建立南朝政權。
楚州東西北三面環山,易守難攻,中部為江漢平原,是魚米之鄉,襄陽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地處險要,退守襄陽,可以扼控長江一帶,對北方形成攻勢,震懾姜朝,令姜朝停止南侵,保住兩湖地區。
《討姜令榮檄》傳開之後,姜令榮人心盡失,反對他的朝臣很多,姜令榮也殺了許多,也有許多朝臣惜命,卻不願與姜令榮等人為伍,藉口生病,不再上朝。
朝廷名存實亡。
現如今,還肯繼續追隨姜令榮的人,還是當初扶持姜令榮篡位奪權的一幫人。
待光和帝入主洛京,首先要清理的,也是他們這些身為“天子嫡系”的大臣。
他們已經沒了退路。
姜令榮收拾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帶人沿著宮中的抄山道,倉惶逃到行宮,打算從行宮密道,逃出洛京。
南孝帝是憲皇后的嫡子,憲皇后崩逝之前,將宮中許多秘辛告之於他,其中就有行宮地下秘道,當初他也是靠著行宮地下秘道,這才不聲不響地算計了長公主。
這些秘辛由歷代帝后口耳相傳,只有受到認可的君王,才有資格知道。
南興帝並不知情。
姜令榮一行人深夜離宮,直到天亮才抵達了行宮,剛喘了一口氣,就有探子回報:“陛下,不好了,不知打哪兒來的姜軍,把行宮包圍了。”
姜令榮來不及反應,就猛地瞪大了雙眼。
寒風捲過,身穿玄甲的姜朝大軍,如潮水一般從行宮各個出入口,四面八方地湧出,將行宮偌大的廣場包圍起來。
牆頭屋脊上,身穿輕甲的弓箭手層層疊疊,一支支鋒銳的三叉箭,瞄準了他們。
身穿玄色戰袍的光和帝,在戰士們的簇擁中越眾而出,勒馬停下,千軍萬馬之中,他橫刀立馬,手握橫刀,充血的雙眼,俯視眾人,眼中透著冷酷的殺機。
一股令人張窒息的壓力彌散開來。
姜令榮臉色發白:“這、這怎麼可能?永寧縣城破的訊息才傳到京中,你怎麼會出現在這裡?還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帶大軍埋伏在行宮裡?!”
光和帝看向姜令榮,目光如刀。
宮變那日,姜扶光曾親眼目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