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以身殉國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7章 以身殉國,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遙憶當年,吾與汝勾指相誓,定下百年之約,盼吾妻珍重汝身,萬萬不可自傷,更不可案牘勞形,憂思勞身,吾日思吾妻,如痴若狂,如吾不能如願,便負盡天下。
此一生,實在荒唐可笑,實不過一副賤命,親族皆因吾死,無辜牽連者不計其多,註定孤寡不祥,唯汝不棄,以繾綣之愛,慰吾半生淒涼,以堅定之心,相伴雙載,吾心如壑,非汝不能填。
吾自登基始,所行皆是按汝所求謀事,爾今姜朝初定,百姓初安,大勢已至,吾欲親征南朝,望汝心安放,姜軍號令嚴明,所到之處,餓死不劫擄,凍死不拆屋,百姓不必慄慄危懼,恐遭魚肉。
墨盡於此,吾妻珍重。
君玄冬月二十夜書。
分別一年,這還是姜扶光第一次收到姬如玄的傳信。
厚厚一沓信紙,寫了二十多頁,前面提了他歸朝之後,發動政變,登基稱登。
登基之後,又是如何打壓世家,推行新政,修復直道,御駕親征……
姬如玄不愧是讖言中的天命人皇,天下共主,不懈於治,夙興夜寐,朝夕臨政。
從前,姜扶光只想護住戚家,為此她可以不擇手段,利用父皇對她的疼愛,設下“紫鮫珠局”,打破了平衡的朝局,父皇為了平衡太尉府與承恩公府兩家的爭鬥,封她為護國長公主,便連外祖父都不認同她的做法。
後來姜扶光去了杭州,親眼看到新安縣收容營內,二十餘萬民哀鴻遍野,皆是家破人亡飢寒待斃之人,午夜夢迴,百姓哀哭成片的慘狀,時刻啃噬著她的心。
那時她才明白食民生之膏,當為生民之計。
後來她又去了西南,皮羅耶發起戰爭,整座大理城,十數萬人皆是刀俎待割之魚肉。
返京途中,她曾在心中反覆詢問自己,何以治家國?
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
正君道,明臣職,以求天下承平,萬世之安治。
她於病重之際,幽居府中,寫下了《太平論治》。
身處南朝權利巔峰,姜扶光比誰都清楚,推翻舊制,大行新政,在這個被世家壟斷學識、權利、財富的時代,是何等的離經叛道,不容於世俗。
在她的預計之中,姬如玄若要順利推行新政,首先要打壓門閥政治,以“恩科”從民間取仕,培養真天子門生,平衡世家權利,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時間。
卻沒想到,姬如玄竟然只花了一年。
纖細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精美的信箋,不知怎的,姜扶光突然想到玉衡子臨行前的話。
命數不是一成不變。
讖言也不是不能逆轉。
她將這封信翻來覆去看了數遍,姬如玄將心意盡數剖析與她,將愛意盡付於墨筆,偏執如狂躍於紙上。
姜扶光心中湧現了一股強烈的不安,不覺便出了一身冷汗。
她喚了瓔珞,準備了樟腦香,放入爐中燻燒,將信箋上的折褶一一撫平,菸絲燻過一張張精美的牡丹信箋,箋紙變得柔韌,寫在箋紙上筆墨,也變得越發凝厚,泛著淡淡的油墨光華。
樟腦香防潮防腐防蟲,用樟腦香薰過的墨筆,經久不褪,千年不朽。
姜扶光忙活了兩個時辰,才將信箋燻好,放進了寶盒裡:“將之前做的龜令膏,及一些調養身體的藥丸送出去。”
瓔珞遲疑了一下:“您不打算寫一封信一起送過去嗎?”
姜扶光聞言,忍不住低頭,看到自己纖細發顫的手指,一股腥甜湧上喉嚨,她哇一聲,吐出一灘鮮紅。
瓔珞眼眶發紅,渾身直哆嗦。
“不了!”姜扶光面色淡然,執帕按了按嘴角,“按孤說得的辦。”
“長公主,”瓔珞撲通跪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