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回府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9章 回府,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連南孝帝都有些驚疑不定。
當初太史令,言長公主是天降祥瑞,他是半分也不信,覺得是陛下疼愛幼女,故意為其造勢,而這件事的結果是,長公主以庶公主之名,享受了嫡公主的位份,從此集萬千榮寵於一身,但因貴妃娘娘有平妻之實,朝臣們倒也沒有表示什麼,便連最重規矩的柳大夫,也預設了此事。
可如今這話從玉衡子口中道出,卻由不得他不信。
且不說,玉衡子是方外之人,與長公主本無什麼交情,犯不著為了長公主,站出來扯謊,再說那樞機子有半仙之名,名聲與孟公不相上下,但實際上,樞機子是隱世之人,超凡脫俗,較孟公更加超然,傳聞已經是百歲之人,更犯不著,為了長公主出頭。
這一切都是真的?
他不光要放長公主出宮,還要好吃好喝地供著她?
玉衡子看向了姜扶光,心中不由一跳,這小兩口的,怎麼一個比一個命途多舛?
一個邪毒纏身,生不如死。
一個寒邪入體,薄命之相。
玉衡子一本正經地詢問:“長公主可容老道為您把一把脈?”
姜扶光心潮起伏,忍不住捏著帕子,捂著嘴,低聲咳嗽,若不是時機不對,她怕是控制不住自己,要詢問姬如玄的情況。
勉強止住了咳嗽,她嗓音嘶啞,伸出手:“有勞道長。”
內侍取了薄帕,覆在她腕間。
玉衡子搭在腕間,過了片刻,又換了左手,如此之後:“長公主寒邪入體,自古寒病難治。”
他目光微動,飽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座上的新皇一眼。
新皇眼皮子重重一跳,連呼吸也不由一窒,玉衡子顯然是診出了,長公主體內的丹毒。
玉衡子淡聲道:“長公主這病,要忌操勞,少憂思,需養靜,才能得享天年。”
與太醫的診斷,基本吻合。
姜扶光收回手:“多謝道長。”
散朝後,榮郡王妃準備了馬車,安排長公主出宮,一起隨行的,除了四位醫術高明的太醫,還有二十個新皇賞賜的宮女和內侍。
馬車駛到了永安街,姜扶光聽到了喧譁聲,不禁掀了車簾,看到長街兩側的人潮,不禁想到,宮變那晚,整個長安街上伏屍遍地,血流成河,這才過了多久,就已經恢復了往日是的繁華景象。
刺骨的寒風,沿著窗縫透進,姜扶光忍不住低咳了幾聲。
瓔珞連忙化了梨膏水:“外面風大,您還病著,受不得寒氣,快把擋風的簾子放下來。”
姜扶光正要放下車簾,目光卻不由一頓,看到人群裡有一道身影,穿著黑色的長身斗篷,頭上戴著兜帽,擋住了大半張臉,把自己渾身上下,裹得密不透風。
她猛然靠近車窗,想要仔細看清楚一些,那道人影已經不見了。
姜扶光不死心,雙手扒在車窗上,目光在人群裡搜巡,仍然沒看到那道身影。
一定是馬車走得太快,將他甩到了身後。
姜扶光張了張嘴,想大喊停車,卻忍不住猛然咳了起來。
瓔珞連忙喂她喝了梨膏水。
咳嗽漸漸緩和下來,姜扶光虛弱地靠在迎枕上,人也冷靜下來,玉衡子進宮之後,她就猜到,姬如玄定是用了萬君山的人情,借了樞機子的名義,將玉衡子送進宮裡。
其實不必如此的。
待外祖父的喪事定下,她便會拿著三尺玄龍杖,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自請出宮,為外祖父籌辦喪事。
南朝以仁孝立國,大將軍死得壯烈,舉國哀悼,眼下嶺南戰事膠著,戚家子孫皆不在身邊,身為外孫女,理該在靈前為其盡孝,陛下縱有千般理由,萬般藉口,還能攔著人盡孝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