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三詔使臣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章 三詔使臣,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至三月,長公主身上裹著氅衣,玄狐毛領,襯著一巴掌大的臉,便是養了許多日子,仍是氣色不佳,顯得弱不禁風。
黃景州痛心不已,低聲說:“與其在京中庸碌度日,虛耗光景,倒不如外放到地方去,也能護一方百姓,有些作為。”
姜扶光頷首,御史臺被姜令榮把控,繼續留在御史臺,沒有太大意義。
黃景州滿心沉鬱,看著長公主沉靜的面容,內心湧現了一股強烈的傾訴欲:“這些年,南朝內憂外患,去歲杭州水患,多縣都受到了波及,賑災耗費了不少糧藥物資,下半年南越國大舉進犯,朝廷向各地徵調了不少糧藥,各地衙門存糧告急。”
地方官員的摺子,要先經由御史臺篩選出輕重緩急,抄錄留存之後,才會送到南書房。
各部官員,幾乎只管自己一畝三分地,否則就有越權之嫌,唯有御史臺,幾乎掌握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動向,這也保障了天子對地方的控制力度。
黃景州憂心忡忡:“今年豫州、青州,荊州等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倒春寒,越冬的作物,多半是要欠收,春耕也要受影響,那麼今年各地糧食減產,下半年或許會有饑荒。”
越冬的作物欠收,青黃不接時,百姓就要消耗家中存糧,或者熬不下去,只能出錢買糧。
就算熬到作物成熟,受春耕影響,下半年糧食減產,一些貧困地區仍然要捱餓。
衙門裡存糧不夠,新皇登基後,一直忙著清除亂黨,打壓朝臣,玩弄權術,不重視民生,也不會全力賑民,到了冬日,飢寒交迫,就要餓死人。
南朝內憂外患,積弊成患,是因先帝仁德,僅在位十六年,平衡朝局,打壓宗室,重用御史臺,牽制以顧相為首的中立派,使天下歸心,百姓安居樂業,才呈現了中興的局面。
但先帝未半,中道崩殂之後,那些隱藏在朝背後的隱患,宛如沉渣泛起,開始浮出水面。
如果先帝再活一年半載,不,或許只要數月,等長公主從西南歸京,徹底掌控朝局,長公主就能抽手清除朝中的積弊,讓南朝重新煥發生機。
姜扶光咳了兩聲:“孤尊重你的決定。”
黃景州心中茫然,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麼為好,他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又見長公主滿臉病容,不過說了一會兒話,便有些精力不濟,終於沉默下來。
君臣二人對坐良久,聊了一些往事及近況,姜扶光有些乏了,吩咐隨侍一旁的侍女:“將書架上那本文忠集取來。”
侍女目光微閃,在書架上一個偏遠的書格里,找到了長公主要的書,藉著拿書的空檔,大致翻閱了一下,沒在書上看到筆墨,這才捧著書過來,遞給長公主。
姜扶光看也沒看,就直接將書遞給黃景州:“人生在世,起伏無常,外放的日子艱苦,便多保重,此書是孤送你的臨別贈禮,望汝不忘初心,身微而不墮其志。”
黃景州雙手發顫,接過這一冊書,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哽咽道:“微臣,謹記長公主教誨。”
此次見面,廖廖數語,黃景州就被人請出了長公主府。
他捧著手中的書冊,怔立良久。
文忠集是大虞朝一位名臣的生平傳記,這位名臣的一生,足用跌宕起伏來形容。
他一生歷經五帝,期間經歷過貶官、下獄、流放、內亂,卻不改其志,後在大虞朝風雨飄搖之際,挺身而出,重回朝堂,教導幼帝,輔佐社稷,死後被追諡為文忠公。
長公主送他這本書,是為了讓他效文忠公,不忘初心,不改其志,但聯想到長公主的前言後語,不難推斷,長公主是在告訴他。
世事無常,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準呢?!
黃景州自覺領悟了長公主贈書的精髓,心中的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