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國難當頭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4章 國難當頭,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鼓舞軍心士氣。”
徵北大軍慘敗,南朝兵力空虛,已經無力增兵馳援,後勤物資肯定是要保障的。
兵部李尚書眉頭緊蹙:“朝廷為了北征,盡舉國之力,籌集了大批物資,眼下各地衙門糧儲嚴重不足,想要在短時間內籌集大批物資,也不太可能。”
戶部石尚書,自新帝登基之後,就變得沉默許多,眼下國難當頭,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
“各地衙門無糧可調,只有向民間強行徵糧,或由朝廷牽頭,向民間發動物資募捐……”
如此一來,百姓就要受苦了。
今年南朝年景本就不好,許多百姓受了災,上半年糧食欠收,下半年糧食減產,朝廷也沒有出面賑災,地方官府賑災力度不大,全靠民間義商們自發賑民。
還是他從中牽頭,聯絡了義商,由長公主暗中帶頭髮起,這才沒有造成饑荒。
可若不強行徵糧,西蕃一旦打進來了,受苦的還是百姓。
徵南將軍和驍騎將軍手底下,攏共才三萬兵馬,加上三詔的兵力加起來,撐死了也湊不足十萬,而他們面對的,將是十萬西蕃鐵騎,西蕃自古以來,就是不弱於羌族的雄主。
戚家軍向朝廷求援無果,無奈之下,很可能會向嶺南借兵,可嶺南的局勢甚至比西南還要危急。
一場北征,令整個南朝變得岌岌可危。
時至今日,不知顧黨是否後悔?!
朝中靜了片刻,國難當頭,卻再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
放眼朝堂,再也不見柳大夫、黃御史、溫侍郎等忠義之士的身影,唯有一干要麼與顧黨同流合汙的利慾薰心之輩,要麼唯唯喏喏,不敢得罪顧系的膽小之人。
恍惚間,石尚書又想到了,杭州水患時,是長公主義不容辭,平災治疫,賑濟百姓;
陛下病重之際,是長公主當仁不讓,肩挑國擔,攝政監國;
雲中國異動時,還是長公主臨危受命,遠赴險地,平定西南;
也是長公主以身為餌,誘南越國出兵,助戚家軍平定了南越,完成了南方大一統。
長公主用自己挺撥的背脊,撐起了朝廷的脊樑。
如今還有誰能擔起南朝社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