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北征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章 北征,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不能倖免,此時攻打姜朝,也是為了抵禦羌族,防羌族南下,入侵中原,是天下道義。”
彷彿,姜朝抵擋不了羌族,南朝就能抵擋一般。
而滿朝文武百官,雖然覺得他這話有些強詞奪理,但細想,也確實是這麼一回事,竟沒有一人認為他這話不妥。
南方大統一,已經證明了南朝的強大。
有主和的官員,依然覺得不妥:“姜朝大軍能與羌族對抗多年,實力定然不弱,眼下南越初定,越民對南朝仇恨至深,戚家軍要鎮定南越,防越民大興復闢,徵南將軍和驍騎將軍,也駐守在大理城,無法挪動,朝中並無能將出徵姜朝,攻打姜朝一事,是不是該從長計議?”
身為吏部侍郎的顧玉珩站出來反駁:“我南朝兵馬強盛,會打仗的人,又不是隻有戚氏,當年久不征戰的承安侯,都能大敗北朝,令北朝主動議和,割讓城池,遣送質子,賠了鉅額款項,如今新朝初立,國力衰微,已經傾頹之勢,又有何懼?!”
顧玉珩身為準相,他的話,代表的也是顧系勢力,原本對此還有異議的大臣們,不是搖頭嘆息,老實閉嘴,就是紛紛出言附合。
整個朝堂變成了顧系的一言堂。
“顧侍郎所言極是,眼下姜朝應對羌族,已經是捉襟見肘,力有不逮,哪裡還是南朝的對手。”
“光和帝御駕親征,朝中事務都交給了輔政大臣,姜都群臣無首,必然生亂,正是攻打姜朝的大好時機。”
“不錯,不錯,大姜朝正在和羌族交戰,國內兵力不足,光和帝是個病秧子,在南朝做質子時,屈於南朝之威,做下伏低,卑微求生,並不足為懼。”
“此一戰,戚家雖然不能領兵出征,朝中不是還有宣平侯嗎?宣平侯是戚家嫡系,深得大將軍信重,早些年,還同大將軍一起鎮守北邊,立過汗馬功勞,宣平侯對攻打姜朝很有經驗,由他出徵定能大獲全盛。”
朝臣們也並不知道,承恩公當年通敵叛國,才打贏了北朝,在他們看來,北朝敗於南朝之手,根本就不是南朝的對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