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節,闢寒金,蓬萊客,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年前,謝母從長沙國被接回來後的有段時日裡,一直催人去把這孩子接回來。後來雖被謝長庚壓了下去,謝母不了了之,但此事,謝長庚身邊的幾名親近之人,卻都有所耳聞,各人腹內暗自猜疑,無人敢提罷了。
熙兒先拜別謝長庚,再向劉安梁團等人一一還禮,請眾人留步,舉動極有風範,就要離去時,忽又想起一事,轉身回到謝長庚面前道:“謝大人,哪日你若回上京,順道路過護國寺的話,代我向師父問一聲安,就說我如今很好,日後若有機會,我再回去拜望師父。”
謝長庚頷首。
“勞煩大人了。”
他再次行禮,隨即轉身,利落地上了馬,與來接他的人一道,朝南疾馳而去。
謝長庚目送前方那一隊人馬消失在了視線裡,轉身吩咐:“回上京。”
第79章
整個上京城中,今日最為得意之人, 當屬謝母沈氏。
她本鄉間一婦人, 嫁的丈夫雖飽讀經書滿腹經綸,可惜家道中落, 沒有官運,最後只做了個驛丞。她跟著過了十幾年緊巴巴的日子,又不幸成了寡婦,繼而擔驚受怕了好幾年。但她後福大, 她的兒子出息。十幾年後的今日, 不但封王拜將, 還就要娶當今太后的侄女為妻了。
數月之前,就在謝長庚打趙王的時候,謝母獲悉當今太后有意聯姻, 驚喜萬分, 當即接連三次叫人給在外頭的兒子傳信, 催他答應。前些日,她得知喜訊,婚事要成,於是又催兒子接自己進京。
一切終於得償所願。今日,劉後身邊的楊太監來接謝母入宮,道太后要和老夫人商議婚事。
這種喜慶的日子裡,叫謝母難免第一時間又想起了那個從前被兒子給休了的長沙國翁主。想當初, 自己苦苦勸她回來, 她竟還不答應。謝母后來每每想起此事, 便覺意氣不平,直到今日,她終於感到揚眉吐氣了。
這樣的婚事,才真正配得上她人中龍鳳的兒子。至於
來接她的楊太監的態度,更是可用卑躬屈膝來形容了。
當今太后身邊的紅人,在自己面前,也是如此的卑微 ,謝母的虛榮之心,在這一刻,更是得到了無限的滿足。
她也終於放下了些此前因為兒子執意不帶回她孫子的不孝之舉而令她生出的失望和悶氣了。
謝長庚送她到了宮門外,恭敬地道:“娘,你入宮與太后慢慢商議事情,兒子事完了,晚些再來接娘出宮。”
楊太監在旁笑眯眯地恭維:“早就聽聞秦王是個大孝子,今日方知傳言不虛。老夫人這般好命,世上又有幾人能及”
謝母心裡愈發得意。她看了眼兒子,低聲說:“庚兒,你莫怪這回娘催你催得緊。實在是你年紀不小了,房中無人,成何體統。何況那個孩子,我一直叫你接回來,你又不聽!娘是著急,為了你好啊!”
謝長庚微笑道:“娘為兒子好,兒子知曉。”他說著,忽蹲下身去。楊太監斜眼看去,原來他為老母拿掉鞋面上方才不小心沾上的一片草葉。又吹了吹,吹去邊上的一點浮塵,這才起身說:“楊公公,我母親沒見過什麼世面,若在太后面前失禮,還望擔待些,待我事畢來接人,我再代我母親向太后謝罪。”
楊太監連連擺手,“太后一直就盼著與老夫人見面,今日終於得償所願,可謂雙喜臨門,高興還來不及呢。秦王多慮了!”
片刻之後,便有隱身在暗處的眼目將話暗暗傳到了劉後跟前,道謝長庚方才站在宮門之外,目送他母親被人簇擁著入內,直到人不見了,這才離去。
果然是個大孝子。
劉後看著坐在自己面前顯得有幾分束手束腳的謝母,陪著她說話。她的心中,在這一刻,又緊張,又激動。
拿他的母親來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