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節,天生富貴骨,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內各大企業組織員工觀看這一期的財經深度剖析最佳企業經營模式。
某機械廠食堂,正好也是飯點時間。
工人和領導階層的人都來到食堂,開啟電視,熟悉的聲樂響起,食堂瞬間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看向電視螢幕。
財經欄目主持人開場就介紹這一期的商界評論,敘述了國內企業現存狀況、經營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對於未來經濟走向的迷茫等等。
“1990年8月28日,隸屬於南越省長京市的西嶺村,一個僅有成員11人的農業合作社成立了。”
“想必沒人會對農業合作社感到陌生,因為建國初期時,我們就成立了互幫互助的合作社。直到現在,依然有合作社存在。”
“但是現在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個現代化的、系統化的、企業化的農業組織,一個讓人驚歎不已的合作社。事情要從90年初春的食糖滯銷說起……”
某化工工廠,工人竊竊私語。
“西嶺村?不是華國第一村嗎?但是聽說這兩年的經濟指標下滑,不太行了。”
“食糖滯銷?不是去年的事嗎?”
“那是南方,南方食糖確實滯銷了,但在三月份左右,食糖價格漲到峰值。有很多人發了大財,哦,新聞還特別報道了西嶺村。”
“農業合作社……人頭數才11個,怎麼跟那些上市企業比?”
“誰知道?繼續看著吧。”
……
這時節目已經播放到採訪環節,先是作為監事長的周永利,談及食糖滯銷。
周永利:“我作為食糖製造廠的廠長,廠裡堆積好幾噸食糖賣不出去。村裡也有上千畝糖蔗沒人要。當時有北方的商人過來收購,價格比那時候的市場價還低。”
“要不是駱白提醒,我可能真會低價賣出去的。但是再過兩個月,糖價飆升,那時我得悔斷腸子。”
主持人:“駱白?”
周永利:“村長家兒子,現在是我老闆。”
主持人還想深挖,誘著周永利再多說點關於駱白的事,但周永利頂著張憨厚的面孔,愣是把食糖滯銷的前因後果從頭到尾科普了一遍。
最後,周永利感嘆:“不容易啊,太苦了。”
主持人:“……哦。”
周永利意味深長地總結:“這就是身為生產者不瞭解市場所帶來的弊端。”
隨後的採訪物件是駱母,關於合作社原始資本的積累。
駱母十分乾脆:“駱白積累的……哦,我兒子。”
主持人:“???”
所以你們能不能就‘駱白’這人展開話題?可不可以不要提個開頭就跑?
但合作社的人就是不走尋常路,每個人都提了一遍駱白,但就是不展開來說,吊足了主持人和觀眾的胃口。
接下來就是採訪昌盛食品公司和新京農械企業的賴總和周廠長,影片中先是對昌盛和新京農械進行了前情介紹。
“這兩家公司在八月份之前,紛紛瀕臨倒閉,但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各自創下了千萬收益。僅僅四個月時間,就能做到讓兩家企業起死回生,甚至枯木逢春,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或者說,是什麼樣的經營模式,拯救了這兩家企業?”
“因為西嶺合作社。”
因為西嶺合作社投資了他們的企業,擁有了他們企業的部分股份,提供給策劃、資金、原材料甚至連市場渠道都承包了。
而他們只需要支付給相應的佣金,負責生產就可以。
……
看到此處,有些人就覺得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呢?樣樣都提供的話,豈不是虧死自己?
有些人則認為,這合作社是得了股份才肯出力,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