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供不應求,橫掃各大電臺!
月上孤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供不應求,橫掃各大電臺!,1993我的華娛時代,月上孤橙,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版,問題是鄭軍《赤果果》這張唱片火了沒多久,盜版唱片就開始在市場上氾濫了。
關鍵人盜版唱片還挺精緻的,外面有一個硬紙殼,印著專輯的封面,掏出來就是簡裝版磁帶的塑膠盒子包裝,然後裡面卡著一本厚厚的和經過精美設計的歌詞本,有的還會配上一堆明星寫真和文案,比正版唱片更像正版唱片。
很多上當的歌迷不清楚,其實許多盜版唱片裡面的文案寫真,都是盜版商自己加上去的,正版磁帶裡壓根兒就沒這些內容。
大多時候,音像店想要賺快錢,就要在唱片剛發行的一兩週,就提前先囤好貨,否則,後面盜版商看到有利可圖,就會瘋狂印刷盜版,將正版唱片的生存空間擠壓下來。
所以,這次看到江曉楓的新唱片《江曉楓》這麼暢銷,老宋前兩天就已經囤好200盤存貨,就等著這幾天狠狠賺一筆了。
而江曉楓的這張同名唱片《江曉楓》,也沒讓老宋失望,不到五天時間,這200盤唱片就全部賣光了。
畢竟不是音響大世界那樣的大店,老宋也不敢囤太多貨,怕賣不出去,那到時候砸在手裡,就白忙活了。
不過這一次,老宋的擔心,明顯是多餘的,因為江曉楓的《江曉楓》這這唱片發行十天時間,就已經突破了20萬張大關,超過了《黑夢》的11萬銷量,也超過了《孤獨的人是可恥的》的5萬張銷量。
等老宋回過頭,想要補貨的時候,卻鬱悶的發現,唱片公司那邊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根本來不及供應。
張培仁看到江曉楓的這張唱片的銷量這麼好,也是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資源,想安排江曉楓上電視,無奈關係不到位,電視上不了,就安排他上電臺做推廣,為《江曉楓》這張唱片做宣傳。
除此之外,張培仁還聯合報紙、書刊等媒介,大肆營銷“魔巖四傑”這個概念,還分別宣傳了江曉楓、竇維、何勇、張儲四人的新唱片。
魔巖四傑”這個帶著古華國特性的概念,也迅速樹立起來,並在一定程度上,將竇維、江曉楓、張儲、何勇四位搖滾歌手,打造成像香江“四大天王”那樣的對立、競爭關係。
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很多不理智的年輕歌迷,尤其是內地搖滾歌迷,都喜歡拿“魔巖四傑”做比較,還因為他們四個的排名吵了起來。
一部份搖滾歌迷認為,在“魔巖四傑”中,排在第一的應該是竇維,第二是江曉楓,第三第四是誰無所謂。
另一部分歌迷則認為,江曉楓現在最火,應該排在“魔巖四傑”第一位,竇維只能排第二,第三第四是誰無所謂。
因此,關於魔巖四傑的排序問題,主要是江曉楓的歌迷,和竇唯的歌迷在吵,何勇和張儲的歌迷沒什麼存在感,反正總要有人墊底,為什麼不可以是他倆。
“我覺得竇維搖滾範兒最正,江曉楓根本沒那個味兒!”
“江曉楓一個唱民謠的,他懂什麼是搖滾嗎?”
“竇維一個唱rap的,他懂個屁的搖滾!”
“竇維怎麼說也是前輩,黑豹火的時候,江曉楓還不知道在哪兒化緣呢。”
“竇維就是出道早,江曉楓要是也這麼早出道,不見得會輸給竇維!”
“……”
總而言之,“魔巖四傑”的名號打,算是徹底在內地樂壇打響了,江曉楓也開始有了一批忠實歌迷。
在歌迷們的支援下,燕京的幾家電臺,更是成了江曉楓的新專輯點播會。
《江曉楓》這張唱片裡面的10首歌,幾乎都被挨個點了個遍,包括比較冷門的《雪來的時候》和《不要說話》這兩首歌,被觀眾點播的頻率也不低。
《江曉楓》這張唱片面世後,橫掃了內地五十餘家電臺的排行榜,很快銷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