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9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拜師學藝,縣令可沒空拯救世界,九思94,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鄭年,攜家眷拜訪名師,不知今日鴻儒可在。”
一學童微笑還禮,“老師就在府內。”
“學生首次造訪,不知禮數,想要帶舍下一小童拜師求教,勞煩指點一二。”鄭年早就組織好了語言,再次作禮問道。
“先生不必拘禮,老師今日有訓,駕馬乘車前來者,均可從正門行東入內院,過長河橋之後,老師已在那裡等著。”另一個學童說道,“煩請前往便可。”
鄭年謝過了兩位學童,帶著陳萱兒和童兒向院內走去,而此時的張不二和姜明也已經安頓好了馬車,從偏門跟了過來。
“當年我有幸來過一次曹大儒家園中共談詩詞,我就知道此人非同一般,但是最後沒有見到其人,只是觀摩了其學習心得,就覺得氣血澎湃,根本無法領略深意,從而悻悻離開。”張不二道。
張不二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狂吹,不傻吹,有選擇性的示弱,不像某些京兆尹的秦姓官員,無論什麼都要吹,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
“能被稱為大儒的人自然不是等閒之輩,不是曾經就有人傳說嗎?大儒一字,凡人得道。”陳萱兒喜道。
“那是自然,能夠領悟大儒一字的,便已經不是等閒之輩,若是真的能悟出什麼真理來,那就是真的是天縱奇才,祖師爺賞飯吃,我們也嫉妒不來。”
張不二摸著光禿禿的腦袋道,“人各有志,也不必強求。”
二人都是在安慰童兒不要太過緊張,即便是沒有被大儒看上也無所謂。
而此時的童兒似乎在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生怕自己來到這裡之後被拒絕,不僅昨天晚上熬夜讀儒家經典,甚至在車上還在默唸。
緊張的神態大家都看得清楚。
一行人過了長河橋,看到了一處雅亭,亭上四周被幔帳遮蔽,裡面若有若現有兩個人影,雖然看上去奇怪,但是誰都知道,那便是大儒所在,便不去多揣測。
亭子外站著兩夥人,左邊是一少年,約麼著也就十四五歲的樣子,手中抓著摺扇,看穿著應當不是書院之人。
右邊則是一個蓋著斗笠的女子和她面前站著的丫頭,丫頭年紀不大,也就是和童兒一般大小,身著一身粉色小棉襖,繫著六根小辮子,乾乾淨淨的臉上洋溢著不可一世的表情。
鄭年幾人緩步走來,站在兩夥人的身後,沒有做聲。
估計今日拜訪曹大儒的也不可能只有他們這一夥人,想起門口學童所說凡是坐馬車的人都走的這條路,鄭年心下也不敢叨擾。
能在京城坐馬車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而他屬於非一般人裡面最一般的。
幾人駐足亭前,便聽得裡面亭帳內一吊聲學童道,“各位已經到齊了,初試便可開始。家師欲求弟子,乃需從正門而來的之人中選取,不知對此事,你們有何看法?凡應試弟子,皆可回答。”
話音剛落,那六條辮子的粉衣小姑娘俏聲道,“先生乃是當世大儒,取弟子便定要從人龍之中選取,乘坐馬車乃是京城之內地位象徵,於此法子便可篩去大部分家品凡子,實在是智者所為。”
“好。”那吊聲學童只說了一個字。
此時那手持紙扇的少年笑笑道,“以我愚見,先生並非是目中分階級,不見光暗之人,院內弟子三百並非全部都是達官貴族,也有出身寒門的苦讀才子,所以學生認為,大儒已知天命為今日弟子乃是坐轎而來,所以才會省時省力,會見我等,如此知曉天意之法,才是根本。”
“好。”那吊聲學童又是一個字。
最後到了童兒。
鄭年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了一個溫暖的笑容,“不怕,想什麼就說什麼便可。”
童兒點點頭,走上前一步,雙手背在身後,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