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八七章 出征前的交代,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良給董瑾的職務是新組建的吏部總長,明清之六部中吏部乃是排在首位,不過董良一直都沒有設定這個部,那是因為華族的官員太少,董良自己就能夠管理過來。
現在不一樣了,攤子大了,很多權力董良必須要分出去,讓人幫自己分擔。
華族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實事上華族除了確定了九等十八級文官等級之外,很多文官的制度都沒有確立。
董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華族創立的時間又短,他只能撿緊要的事情先確立,很多事情都要等到需要的時候才去做,比如現在完善文官制度。
董瑾是科班出身,對這些再瞭解不過,其實中國的文官制度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此時在全世界都算是比較發達的,尤其是科舉制度,甚至被很多列強推崇。
“二叔,華族初創,咱們的文官成分複雜,能力也是參差不齊,您要儘快建立一套官員的教育培訓和考核制度。”
文官的培訓班,董良之前已經在做,他還為此編寫過教材,除了《告華族同胞書》這個必讀書目,董良還將華族的施政理念編輯成冊作為培訓文官的教材。
華族的文官培訓比較注重思想教育。
董良覺得每個人的施政習慣和處事方式不同,但是隻要最後能夠為百姓和華族解決問題就好。
但是施政基本理念一定要統一。華族將百姓擺在第一位的施政原則必須要把守。
東番保衛戰的時候,董瑾就在安平城中,他到了華族之後一開始被董良安排在振華大學堂執教。
期間,董良舉辦了一場科舉,選拔了一百多人放在大學堂做任職前培訓。
董良讓董瑾去執教,他發現董瑾研究了自己編寫的教材之後,能夠真正明白他的意思,同時還能夠引經據典進行論證。
這就是讀書多的好處。董良大部分情況下只能將自己的理念和想法用白話講出來,但是到了董瑾的口中就和四書五經中的典故聯絡在一起。
另外,董瑾還幫董良將《告華族同胞書》給做了潤色,董良自己讀了之後,都感覺更加舒服。
“元首,您這有些為難的下官了,下官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通判。”董瑾依然是一副謙遜的姿態,他似乎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董良也知道董瑾這是在謙虛,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察,他已經對董瑾的能力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二叔不用謙虛,要求我已經列給你了,有一點,文官的任職一定要有定期交流,不可在一地任職過久,另外所有官員做出的決策都要終身負責,各地的官府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檔案制度,方便今後的倒查。還有,文官到了一定年齡後必須要退休或者是退居二線,如果經過審查,沒有貪汙受賄等行為,方可以根據其政績給予爵位。”
董良的這個制度類似後世的廉政獎勵,那就是官員在退休的時候,如果潔身自好,就能夠得到一筆豐厚的一次性獎勵,讓其退休後過上不錯的生活,這增加了他們貪汙受賄的成本。
“放心吧,元首,既然您信任屬下,這些事情,我會慢慢做起來的,不過您可要幫我把關。”董瑾在董良的面前一向是以下屬的身份說話。
董良可以尊重他,稱一句二叔,但是他自己不能登杆上。
有了董瑾之後,董良在軍政兩塊都有自己絕對信任的人掌控,對於維護他的權力確實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
接下來是周藤虎,他這次要留下來主持工作,還是總長會議召集人。周藤虎心中非常明白,這是董良的一次考驗,不僅僅是考驗他周藤虎的能力,同時也是考驗他的忠誠。
因此周藤虎必須要謹慎,不僅僅要處理好工作,還不能表現得過於專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