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六七章 理學和心學,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在是太好了,在座的十幾位福州本地書院山長都開始打起了小算盤。

這大祭酒由誰來做呢?肯定是他們這些人中的一位。

向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些人誰又會服誰呢?

正因為如此,他們看向董良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哪怕是清高的師長,此時看向董良的眼神中都帶著一絲絲巴結。

“諸位應該知道,我華族廢除了女人裹腳這一陋習,有人說這是對理學的挑戰。我知道這福州城是東南理學的中心,諸位都是理學中的大家,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

眾人面面相覷,這個問題看起來是個小問題,其實又是大事兒。畢竟從北宋到現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士大夫都覺得女人裹腳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那些理學大家沒有說話,倒是唐啟華先開口說道:“我先師王公認為心即理,這個理在每個人的心中是不一樣的,達官貴人們喜歡小腳的女子,覺得那是一種美,小腳的女子便於控制,能夠安守深閨,這符合他們心中的理,因此,就有了這一變態的天理存在。理學就喜歡給別人制定天理,難道天理不是應該是上天制定的嗎?這些人有什麼資格制定呢。要是從一個女子的角度出發,她們是斷然不想裹腳的,我夫人說她小時候裹腳,承受了幾年時間的痛苦,想死的心都有。元首,在下覺得華族能夠破除此惡理,乃是孔儒所應該做的事情。不像某些喜歡為他人制造天理的人,自己卻不去遵守這些天理。”

在座的十幾個大儒,沒想到唐啟華一開始就對理學開炮。

董良這個人學術不精,原本就是一個小秀才,還沒有到辯證理學與心學的地步。

不過他知道理學是天即理,心學是心即理。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理就是宇宙的規律,人類世界的道理。理學認為人要順從世界規律,符合規矩。

這樣社會就有秩序。他提出了一個“天理”的概念,進而神話之,就是俗稱的老天爺。老百姓不理解哲學,他們敬畏神,他們所理解的理學是老天爺要你幹嘛不要你幹嘛,不然你就遭雷劈。

這也有當時的時代背景,儒者要和佛教道教搶市場,特別是底層愚昧百姓的市場,必須抬出一些神話信仰,儒學因此成為儒教,形成了三教合一的中國文化。

這也是為什麼董良覺的儒釋道都是華夏文明的傳承。

但是社會發展,士人感覺理學對人的禁錮越來越大,所以提出心學。這個心,指的是人的主觀思維。心學認為世界規律不在外面,就在你的主觀思維中。

這有點像唯心主義:世界存在於我們的思維中,也有點像馬克思說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世界。

打個比方,我們認為梅花有傲骨,其實梅花哪有傲或賤,是觀眾的心賦予它品性。

還有點像修仙武俠小說裡的心態境界論:如果一個人把“心”修煉強大,那麼他可以更好的發揮技巧,找到敵人弱點。如果心不夠強大,技巧再厲害也打不贏對手。

理學到了近代越來越被人排斥,就是因為一部分掌握話語權的人,自己創造出了天理。這些所謂的天理是對他們有利的。

就比如說女人裹小腳的問題,這就是一部分有此癖好的男人創造出來的天理。時間長了,整個社會,包括普通的老百姓也覺得這是天理,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到了清末,就連普通百姓家中的閨女都要裹小腳,以至於嚴重限制了社會生產。

董良饒有意味地看向諸位福州的大佬,想要看看他們什麼反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八零,悶騷廠長的隱婚嬌妻

十月玫瑰

碧穹天

阿牧羊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隱語不言

雲韻傳:炎韻流年

炎思韻

大荒落塵決

舟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