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九四章 圍獵,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廟街的軍營中,大部分計程車兵都躲在木屋之中。
院子裡的人寥寥無幾。
圍牆上的哨樓都是全封閉的,只留出幾個不大的窗戶。
但是此時卻有幾個穿著棉袍的漢子在半封閉的馬圈中清掃。
他們將馬糞運出來堆在一起,然後給馬槽中加滿草料,甚至還給那些戰馬梳理毛髮。
有幾人幹活乾熱了,將外面的棉袍都給脫了,只剩下裡面一件羊皮做成的背心,背心裡面是一件褐色的棉布裡衣。
遠遠看去,這些人跟漢人無異。
但是湊近了看,你就會發現他們的長相與漢人還是有輕微的不同。
他們的臉頰更加的飽滿,鼻樑高而直,臉型多數是偏圓的,下巴圓潤。
這樣的面相讓人感受到其憨厚、淳樸,同時也流露出絲絲的優雅之氣。
他們的眼睛看起來比較小,雙眼窩有些深陷,外眼角稍微抬高,內眼角相對低一些。
但是,他們的目光卻精神矍鑠,目光堅定、明亮,展現出他們堅韌的性格和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這一小群人是當地的土人,按照現在的劃分就是達斡爾人。
達斡爾人一直生活在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明朝時中原稱其為野人女真。
大明朝設定奴兒干都司的時候,在這裡封了一大堆的指揮使。
稍微大一點的部落都被冊封過。
明末,後金起兵,憑藉先進的武器,經常劫掠生女真為奴,或者是給他們當輔兵。
滿清建立之後,將他們作為索倫兵的兵源地。
為了保持他們的野性,滿清將他們圈禁在這裡繼續過著漁獵的生活。
但是沙俄逐漸東擴,不斷壓縮達斡爾人的生存空間。
沙俄人也會抓捕他們為奴。
這導致達斡爾人口急劇減少,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這幾個達斡爾人都是華族大軍從沙俄人的營地中解救出來的。
他們的部落全都被沙俄人屠殺,因此即使被解救了之後,他們也無處可去,只能留在軍營中幫忙。
歐宗安發現這些人對當地的山川地理,氣候條件非常瞭解。
他們雖然不識字,但是非常聰明,又是在這裡土生土長。
給遠東支隊提供了很多幫助。
於是,歐宗安讓人從庫頁島和蝦夷島調了幹把號當地人過來。
天氣寒冷的時候,護衛軍無法外出活動,但是這些人只要給他們穿上足夠的衣服,就能夠正常外出。
他們負責營地周圍的巡邏,捕獵,採集燃料等任務。
這可解決了護衛軍的難題。
“哈拉,帶著你的手下過來一下。”
支隊訓導主任嶽德正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手舞足蹈地對這幾個達斡爾人喊道。
他之所以要手舞足蹈,是因為雙方的語言不通,嶽德正是個文化人,學習能力強,才學會了一點簡單的達斡爾話,而歐宗安等人根本就沒辦法跟這些達斡爾人交流。
哈拉是馬廄裡那個達斡爾人小隊的負責人。
這是一個強壯的達斡爾人勇士。
沙俄人殺光了他們的部落親人。
將哈拉他們擄掠到廟街來做苦力。
哈拉一直在隱忍,就像是他們捕獵大型野獸時做的那樣。
他一直在等報復沙俄人的機會,這些從西邊來的金髮碧眼的傢伙,比森林中最兇猛的野獸還要殘忍,他們就是森林裡的魔鬼。
終於華族大軍打來了。
在華族大軍進攻廟街的時候,哈拉帶著一群人從關押他們的地牢中逃出來,瘋狂地獵殺那些沙俄人,有效地配合了護衛軍的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