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四八章 奕譞監國,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此去會成為華族未來金融投資領域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甚至有人說他是華族風投之父。

……

董良在福州的這段時間,戰事其實並沒有停下來。

彭能那邊發出的嘉獎和通報批評都下來了。

趙烈文倒是沒啥,他時總參謀長,此戰任何地方出了事情,他都應該承擔責任。

參謀的職責就是拾遺補缺,減少漏洞的出現。

但是東路軍的幾個縱隊心裡都不好受,他們這邊的仗打得是最辛苦的。

但是現在卻被在全軍面前批評了。

這種通報表彰和批評的方式,護衛軍還是第一次用,沒想到這批評就用到了他們頭上。

徐州城,江北縱隊司令部,副司令姜偉氣沖沖地走進作戰指揮室。

“司令,咱們江北縱隊消滅的清軍怕是都比咱們的自己的總人數還多,怎麼也被通報批評了呢?這清軍是從太平軍那邊跑過去的,關咱們什麼事情啊?”

姜偉是個大嗓門子,此時心中氣憤,說話的語氣就跟吼的一樣。

“老薑,你冷靜一點,清軍是從太平軍那邊跑過去的,但是咱們能去怪太平軍嗎?他們也是在咱們的敵人,用什麼手段對付咱們都是應該的。

你在這裡抱怨,那麼揚州城外死去的一萬多百姓跟誰抱怨去。

他們剛剛加入了華族,才過上沒幾天好日子。”

訓導主任饒家俊說道。

他是搞政工的,負責軍隊的思想工作。

沒想到還要做司令部成員的思想工作。

“好了,事情已經過去了,只是被批評一下,又沒有少二兩肉,元首也沒說要將咱們怎麼樣。

只是便宜了那個林文察。

這小子現在竄得好快,這次功勞都被他撈取了。”

袁衛說著說著,沒想到也抱怨起來了。

林文察這廝,現在最招人記恨,將中路軍的功勞都給搶走了。

“司令,已經三月份了,馬上就是清明,這冬天就要過去了。

元首到現在也沒說什麼時候大反攻啊。

兄弟們在這徐州城都窩了一個冬天,這都要長黴了。”

姜偉又抱怨道。

反攻,反攻,這是眾人共同的想法。

江北縱隊的防守戰是被動的,是為了配合大局。

要是真的反擊,袁衛也有很多的辦法。

清軍圍攻徐州已經有三個月時間。

除了繞道偷襲揚州那一次,他們幾乎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

但是咸豐還是不想退,他是一位新登基的年輕皇帝。

在一眾王公大臣中間的威信還沒有建立起來,要是現在撤退了,他還能穩穩坐在龍椅上嗎?

三月十日,群臣在行營上奏,請皇帝陛下班師回朝。

帝不允,群臣退而求其次請立監國。

咸豐到現在都還沒有兒子,他唯一的兒子要在幾年之後才能出生。

大家自然是想恭親王奕欣回去監國。

恭親王有能力啊。

國難當頭,自然需要有能力的君王。

但是咸豐堅決不同意,理由是奕欣手下的新軍是中軍的主力不能動。

這奕欣回去他也不放心啊。

最後只能讓老七醇郡王奕譞監國。

這位奕譞就是光緒的父親,宣統的爺爺。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燼塵錄

愛賴床